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 > 环境公民诉讼制度宽松起诉资格初探

环境公民诉讼制度宽松起诉资格初探

时间:2024-07-08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6134
[摘要]:宽松的起诉资格是环境公民诉讼制度健康发展的前提。在以环境污染者、自然资源破坏者为被告的诉讼中,确立宽松起诉资格要求顺应世界潮流,赋予非直接受害者以起诉资格,并可以借鉴集团诉讼的做法提起群体诉讼;其次要促进属事要素的发展,即把环境利益纳入到“法律保护的利益”的范畴。以行政机关为被告的诉讼中,关键是拓宽传统法律规定的起诉资格,赋予可能受到不利影响的非行政相对人以起诉资格。此外,法律确立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允许与诉讼标的有间接利益的人也可以参与到正在进行的诉讼中将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环境公民诉讼及其起诉资格的法律分析

一、环境公民诉讼的定义及被告范围

环境公民诉讼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免受破坏,公民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根据环境公民诉讼概念,被告包括环境污染者、自然资源破坏者以及疏于监督管理的行政机关或违法行为的行政机关。因此,环境公民诉讼可分为针对污染者、资源破坏者的诉讼和针对不作为或违法作为的行政机关的诉讼。

二、起诉资格的重要性及其扩大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起诉资格是个人或团体在法庭对他人、尤其对政府行为提出控告的法律权利。为了保障环境公民诉讼的健康发展,应通过立法确定宽松的起诉资格,以便更多人提起环境诉讼,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宽松的起诉资格扩大了环境诉讼的原告范围,是环境公民诉讼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公平原则和预防为主原则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公众参与,符合国际潮流。起诉资格的不断扩展使环境保护法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三、加拿大安大略省《环境权利法案》的规定

1994年2月15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环境权利法案》(EBR)生效。该法案提供了一整套一致的、最低限度的权利给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公民个人。为保证这些权利和权力得到尊重,该法案规定了政府部门在行动上必须遵守的最低规则,并保证其控制下的法规得到履行。EBR的公布被视为环境决策的新纪元,为公众提供了更多了解政府环境活动的机会。EBR不仅为公众的环境权利提供更多保障,而且要求相关部门公开决策过程以实现更大的公众监督,并确立了宽松的起诉资格。

四、EBR对公众起诉机会的提供

EBR通过多种途径给予公众起诉的机会。首先,EBR提供调查申请的权利,如果该申请是正当的,可能导致部门展开调查并站在申请人立场上提起诉讼。其次,EBR创造了新的诉权,当某人未按法律行事导致公共资源受到破坏或即将受到破坏,而政府未采取行动时,公众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EBR排除了对公共妨害行为诉讼的障碍,不再因伤害程度相同而拒绝司法处理。最后,EBR提供了法定监察措施,以对抗对安大略省公共资源造成严重危害的环境违法行为。

五、借鉴EBR先进做法的建议

本文首次全面介绍了《环境权利法案》在宽松起诉资格方面的先进做法,并以此为借鉴,提出完善我国环境公民诉讼起诉资格立法的建议,以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推动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及其重要性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重要性及其相关规定。该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有助于环境保护部门了解本地污染状况和变化情况,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文章详细阐述了法律法规对排污申报的要求、申报登记的要求和程序、污染物的种类以及申报登记的程序和检查。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法

  • 政策法规处

    政策法规处的行政复议相关内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环保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满意的可申请复议。复议内容包括对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侵犯经营自主权、许可证办理、证书变更等决定的不满。申请人应在得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机关应在受理申

  • 审慎对待立法万能主义的蔓延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修宪处理并非现实选择,重点在于加强已有应急法律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同时,建立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机构,整合到国家常规管理体制中,并进行实践检验和应急处理演习。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和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也是完善应急机

  • 海洋生态系统和环境破坏将受到处罚

    海洋生态系统如珊瑚礁、红树林等,海洋水产资源以及海洋保护区的破坏问题。对于破坏行为,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将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并罚款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此外,非法转移危险废物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保不达标也将受到处罚。

  • 如何处理含病原体的污水以符合海域排放标准
  • 我国通过哪些法律来保障各种资源不被破坏和浪费
  • 污染环境罪到底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