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环境保护监督是指由代表公共环境利益的社会组织,对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的环境执法行为和排污主体影响环境的行为实施监督的活动。这种监督通常由民间环保组织(NGO)来进行。与环境监察不同,第三方环境保护监督是一种通过合同实现公众环境监督权的行为。
公众参与是指公共权力机构在作出立法、制定公共政策、决定公共事务或公共治理时,通过开放的途径从公众获取信息,听取公众意见,通过反馈互动对公共权力机构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各种活动。第三方环境保护监督是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一种具体形式,也是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之一。
《环境保护法》第五章明确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第三方环境保护监督的实施,有助于保证环境判决书或调解书的履行质量,减轻法院的执行压力,增加环境公益诉讼的公信力,促进环境宣传和污染治理。
第三方环境监测是指由具有相应检测技术力量的社会机构进行的环境监测,既是政府监管的有效补充,又能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第三方环境治理是指排污主体与专业环境服务公司签订合同协议,通过付费购买污染减排服务,实现达标排放的目的,并由排污主体与环保监管部门共同对治理效果进行监督。
第三方环境保护监督存在一定难题,包括数量有限、第三方与法院的关系、监督费用等问题。目前,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较少,第三方环境保护监督的实施较为有限。同时,第三方与法院的关系和监督费用的支付方式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总之,第三方环境保护监督是一种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方式。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督,可以形成多方利益制衡机制,增加公众参与的机会,避免监测者、治理者与排污企业串通,最大限度发挥第三方环境监测和治理的作用。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内容。规划旨在完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环保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规划任务包括环保标准的制修订、实施评估、宣传培训、体系设计等。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定速度慢、标准老化、宣传培训不足和实施评估不
制订涂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包括依据法律法规、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符合工业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逐步实施、科学可行和经济可行等方面。同时,文章还比较了国外涂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与我国标准体系的差异,指出我国标准体系还有待完善,并建议在制订涂料
中国的死刑复核制度的历史溯源。汉代初步建立了司法体系,包括死刑执行规范;南北朝时期死刑复核制度形成,皇帝和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掌握复核权;隋唐时期是法律司法制度发展的高峰,唐律对死刑复核程序做出了严格规定,并建立了司法监督体制,保障了死刑复核权的有效实施
庇-古的社会资源适度配置理论,指出政府征税或补贴可调节资源利用达到最优状态。庇-古税是纠正外部性的方法,通过政府征收税收来弥补市场资源配置失效。环境税产生的经济学解释涉及税制最优化的选择和政府的角色。现实中最优税制结构并不存在,政府需考虑选民偏好和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