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监督管理 >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

时间:2024-06-23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6186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

国家林业局令第32号湿地保护管理规定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履行国际湿地公约,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湿地的定义本规定所称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原生地等人工湿地。第三条:湿地保护的方针国家对湿地实行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第四条:国家林业局的职责国家林业局负责全国湿地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并组织、协调有关国际湿地公约的履约工作。第五条:地方政府的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第六条:宣传教育和培训地方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同时,应当组织开展湿地保护管理的科学研究,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第七条:湿地保护规划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全国和区域性湿地保护规划,报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地方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第八条:湿地保护规划的内容湿地保护规划应当包括湿地资源分布情况、类型及特点、水资源、野生生物资源状况,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湿地生态保护重点建设项目与建设布局,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保障措施。第九条:湿地保护规划的执行经批准的湿地保护规划必须严格执行;未经原批准机关批准,不得调整或者修改。第十条: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国家林业局定期组织开展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估,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地方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估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第十一条:湿地保护体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方式,健全湿地保护体系,完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加强湿地保护。第十二条:湿地的分类湿地按照其重要程度、生态功能等,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重要湿地包括国家重要湿地和地方重要湿地。重要湿地以外的湿地为一般湿地。第十三条:国家重要湿地的划定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划定国家重要湿地,并向社会公布。国家重要湿地的划分标准,由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第十四条:地方重要湿地的划定地方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划定地方重要湿地,并向社会公布。地方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第十五条:国际重要湿地的指定符合国际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标准的,可以申请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申请指定国际重要湿地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湿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向国家林业局提出。国家林业局应当组织论证、审核,对符合国际重要湿地条件的,在征得湿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同意后,报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核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第十六条: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管理国家林业局对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对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开展检查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结果。国际重要湿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状况进行检查,指导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机构维持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特征。第十七条: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机构的职责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湿地生态预警机制,制定实施管理计划,开展动态监测,建立数据档案。第十八条:湿地生态特征的恢复因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造成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征退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指导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制定实施补救方案,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报告。因工程建设等造成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征退化甚至消失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督促、指导项目建设单位限期恢复,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报告;对逾期不予恢复或者确实无法恢复的,由国家林业局会商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后,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第十九条: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具备自然保护区设立条件的湿地,应当依法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按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条:湿地公园的建立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并可供开展生态旅游等活动的湿地,可以建立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分为国家湿地公园和地方湿地公园。第二十一条: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立条件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应当具备湿地生态系统在全国或者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区域地位重要、湿地主体生态功能具有典型示范性、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或者生物物种独特的条件。同时,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文化价值。第二十二条: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立程序申请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应当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是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试点验收、批复命名、检查评估的重要依据。第二十三条:国家湿地公园的试点和批复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并提交总体规划等相关材料。国家林业局在收到申请后,对提交的有关材料组织论证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同意其开展试点。试点期限不超过5年。对试点期限内具备验收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可以向国家林业局提出验收申请,经国家林业局组织验收合格的,予以批复并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在试点期限内不申请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且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国家林业局应当取消其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资格。第二十四条:国家湿地公园的检查和评估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国家湿地公园的检查和评估工作。因管理不善导致国家湿地公园条件丧失的,或者对存在问题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符合要求的,国家林业局应当撤销国家湿地公园的命名,并向社会公布。第二十五条:地方湿地公园的建立和管理地方湿地公园的建立和管理,按照地方有关规定办理。第二十六条: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国家重要湿地、国际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按照相关规定制定专门的法规或者规章,加强保护管理。第二十七条:湿地保护补偿因保护湿地给湿地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补偿。第二十八条:湿地恢复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开展退化湿地恢复工作,恢复湿地功能或者扩大湿地面积。第二十九条:湿地动态监测和资源档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开展湿地动态监测,并在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建立和更新湿地资源档案。第三十条:利用湿地资源的指导和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对开展生态旅游等利用湿地资源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第三十一条:禁止活动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在湿地内禁止从事开(围)垦湿地,放牧、捕捞,填埋、排干湿地或者擅自改变湿地用途,取用或者截断湿地水源,挖砂、取土、开矿,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鱼类洄游通道,采挖野生植物或者猎捕野生动物,引进外来物种,其他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活动。第三十二条:工程建设对湿地的影响工程建设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湿地。确需征收或者占用的,用地单位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给予补偿。临时占用湿地的,期限不得超过2年;临时占用期限届满,占用单位应当对所占湿地进行生态修复。第三十三条:湿地生态用水需求的保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组织下建立湿地生态补水协调机制,保障湿地生态用水需求。第三十四条:湿地有害生物防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协调、组织、开展湿地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承担湿地有害生物防治的具体工作。第三十五条:湿地保护执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湿地保护执法活动,对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理。第三十六条:国际湿地公约的定义本规定所称国际湿地公约,是指《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第三十七条:生效日期本规定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内容。规划旨在完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环保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规划任务包括环保标准的制修订、实施评估、宣传培训、体系设计等。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定速度慢、标准老化、宣传培训不足和实施评估不

  • 制订涂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

    制订涂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包括依据法律法规、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符合工业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逐步实施、科学可行和经济可行等方面。同时,文章还比较了国外涂料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与我国标准体系的差异,指出我国标准体系还有待完善,并建议在制订涂料

  • 环境税的理论渊源

    庇-古的社会资源适度配置理论,指出政府征税或补贴可调节资源利用达到最优状态。庇-古税是纠正外部性的方法,通过政府征收税收来弥补市场资源配置失效。环境税产生的经济学解释涉及税制最优化的选择和政府的角色。现实中最优税制结构并不存在,政府需考虑选民偏好和税

  • 私募基金公司注册条件是怎样的

    (一)名称应符合《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允许达到规模的投资企业名称使用“投资基金”字样。(二)名称中的行业用语可以使用“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字样。(三)除国务院决定设立的企业外,企业名称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家”、“

  • 《广告发布登记管理规定》最新发布,明确擅发广告等处罚事项
  • 试用期合同怎么写
  • 出入境检验检疫查封、扣押管理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