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损坏电缆责任谁来承担(案例分析)
案例
珠海供电局副局长介绍,2012至2014年,珠海市由于工程施工造成的电力设施破坏413起,共导致了110千伏及以上线路跳闸7次,10千伏公用线路跳闸253次,用户专线跳闸153次,合计直接经济损失5200多万元(未包括电量损失、以及更大的间接的生产生活损失)。而**电网同时还肩负着为澳门供电的重任,供电量已超过其社会用电量的九成,电力设施因遭破坏导致对澳供电发生停电等事故,将造成难以预计的影响。
分析
法规规定,在电力线路设施保护区施工的单位,要与电力企业签订安全协议并书面告知施工时间,要求电力企业派员到现场实施安全监护等。未采取安全措施并造成电力设施损坏的,将面临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相关知识
各市县要加强领导,尽快建立地下管线设施保护联合工作机制;严格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做好地下管线设施的规划和宣传工作;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职责,严肃处理各类破坏地下管线事故,严肃依法依规追究有关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告。
光缆、电缆、燃气管道、油气管道、给排水管道等地下管线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是保障经济社会运行、保障民生的“生命线”。近年来,各种地下管线设施遭到破坏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正常运行秩序,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甚至严重危及社会的安全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各市县政府要认真吸取此次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坚决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电力投资者对所投资的电力是否有优先使用权的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电力投资者对其投资形成的电力享有法定权益,如果并网运行,电力投资者有优先使用权。电力生产特点包括整体性、同时性和随机性,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准备工作和调度安全监控有严格要求。
中国关于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定罪标准及刑罚。文章详细阐述了犯罪构成、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及保护区、不同情况的处理方式、刑罚的最高限度以及加强打击破坏电力设备犯罪的措施。根据不同情况和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犯罪分子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相关内容。该法旨在保障电力事业的发展,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保障电力安全运行。适用范围包括电力建设、生产、供应和使用活动。电力事业应适当超前发展,并鼓励投资开发电源。电力设施受法律保护,任何危害行为都将受到制裁。此外,电力建设、
电力建设项目使用淘汰设备的相关处罚规定。违反电力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电力设备和技术,将面临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使用和没收设备的处罚,并可能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此外,未经许可从事供电或变更供电营业区、拒绝供电或中断供电、危害供电用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