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 > 环境侵权公益诉讼规定

环境侵权公益诉讼规定

时间:2024-11-11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9578
环境保护已然成为当下的焦点问题,公民和国家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加强,我国关于环境侵权公益诉讼数量也在不断加大,简单来说,就是在环境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形下,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不受损害,针对有关民事主体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如果您还有其它的法律问题,我们网站也提供专业的律师服务,欢迎在线咨询。

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及目的

一、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

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者包括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社会成员。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成员可以是直接受害人,也可以是与环境问题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二、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

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既包括一般的民事主体,如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又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当一般的民事主体的行为对环境公共利益造成损害,而环境行政控制无力或不能干预时,他们可以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国家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构成对环境公共利益损害的不当行政行为,也是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

三、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

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是维护环境公共利益。通过诉讼程序,保护环境资源,促进环境保护,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环境公益诉讼的功能

环境公益诉讼具有明显的预防性质,并具备补救功能。环境公益的侵害不需要实际发生,只要根据相关情况合理判断其可能性即可提起诉讼。此外,对于已发生的环境公共利益损害,环境公益诉讼通过民事赔偿和国家赔偿来补救被损害的环境公共利益。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面临的障碍

一、起诉条件限制

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而排除了其他人或组织为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提起诉讼的可能性。同样,《行政诉讼法》规定,只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才有权提起诉讼。这种限制排除了为公共利益提起诉讼的可能性。

二、举证责任倒置问题

在环境民事诉讼中,污染者和侵害公益的违法者通常具有信息、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而原告处于劣势地位,难以收集证据。因此,现行环境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需要进一步明确。

三、诉讼费用问题

国务院发布的《诉讼费交纳办法》未明确将公益性诉讼案件纳入范围,这对于大额索赔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起诉以及律师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积极性都不利。

以上是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和我国面临的障碍。近年来,我国在环境公益诉讼领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同时也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我们网站提供专业的律师服务,欢迎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凯里学院附中教学楼墙体垮塌事故调查报告

    凯里学院附中教学楼墙体垮塌事故的相关情况。事故导致2名学生死亡,3人受伤,原因是教学楼楼顶电箱线路老化引发爆炸。学校曾申报重建,但未获批复。事故发生在持续阴雨天气中,居民认为天气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教学楼的老旧程度和安全隐患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问题,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于未跨地区的侵权案件,由发生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跨地区的案件,则由共同上一级法院指定管辖。同时,文章还详细解释了污染者的责任、多个污染者的责任、污染者责任的确定、证据的提供以及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等相

  • 环境污染构成犯罪的标准

    环境污染构成犯罪的标准。根据相关规定,环境污染达到一定程度将构成犯罪。文章详细列举了构成犯罪的情形,包括造成公私财产损失、土地功能丧失、森林或其他林木死亡、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的情形。同时,解释了在认定环境污染行为时适用的法律标准。

  • 环境侵权公益诉讼规定

    一是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者包括社会成员,如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成员,既可以是直接的受害人,也可以是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国家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构成了对环境公共利益损害的不当行政行为,也是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四是环境公益

  • 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是如何规定的
  •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是如何的
  • 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管辖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