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 > 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原则

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原则

时间:2023-11-14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9590
环境侵权是侵害环境的一种犯罪行为。这种行为会对我们的生活乃至生命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国家有专门的环境法进行约束。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的内涵与适用

一、无过错责任的定义

无过错责任,也称为严格责任,是指在侵权法中,不论行为人是否存在过错,只要受害人能够证明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在环境侵权中,无过错责任的适用并不意味着行为人主观上不存在过错,而是行为人的主观过错对侵权行为的认定并不产生影响。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7条和《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的规定,我国在立法上采取了第一种概念界定。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环境主体在其环境开发利用行为所造成的人身或财产损害后果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时,不考虑其是否存在主观过错的归责原则。在环境侵权中,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无过错责任原则:一是行为人实施了污染环境的行为;二是存在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事实;三是污染环境的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合理性依据

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环境侵权中的适用是有理论支持的,其中包括报偿主义、危险主义、公平主义和风险分担主义等学说。报偿主义认为,污染企业应当从其获利中补偿污染受害者所遭受的损失,就像工业事故中的雇主从利润中对事故受害者的损害给予补偿一样。危险主义的观点是,制造危险的行为人应当对危险的后果负责。公平主义认为,让无端受害的人承担环境损害是不公平的,应当由环境行为人承担责任。风险分担主义主张将环境行为人对受害人造成的损害返归行为人,再由行为人转嫁给社会。这些学说为无过错责任原则提供了合理性依据。

三、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害事故频繁发生,无过错责任很快被引入环境侵权领域。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需要考虑以下相关因素。1、受害者过错的考量在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原则中,关于受害者过错的考量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无过错责任只是不考虑加害者的过错,但仍需考虑受害者的过错对侵权责任的范围产生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无过错责任类似于绝对责任,不考虑加害者和受害者的过错。在受害者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将责任全部市价于加害方可能与免责条件产生矛盾,过于严苛地对待致害一方,可能会打消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2、免责事由的适用在实行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加害人有权依法主张免除或减轻赔偿责任的抗辩事由。免责事由一般包括不可抗力、第三方致害和受害人过错等情形。在我国相关民事立法和环境立法中,对免责事由进行了规定。在环境损害赔偿中,不可抗力的免责内容和使用条件与民法中的不可抗力存在差异。在免责内容方面,环境损害赔偿仅将自然灾害视为不可抗力,而民法通则将战争、政府行为等因素也包括在内。在使用条件方面,环境损害赔偿要求加害人采取及时合理的措施来避免对受害人造成更大损失。

四、我国法律对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规定

无过错责任是对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中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险的一种法律和道德回应。我国在环境保护中也引入了无过错责任原则。《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了侵权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即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等法律中也明确规定了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这些法律规定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结语

良好的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应共同努力来维护环境。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有其合理性依据,并在我国法律中得到了明确规定。然而,我们也需要充分考虑受害者的过错以及免责事由的适用条件。通过合理的运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并维护人民的权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咨询我们。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凯里学院附中教学楼墙体垮塌事故调查报告

    凯里学院附中教学楼墙体垮塌事故的相关情况。事故导致2名学生死亡,3人受伤,原因是教学楼楼顶电箱线路老化引发爆炸。学校曾申报重建,但未获批复。事故发生在持续阴雨天气中,居民认为天气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教学楼的老旧程度和安全隐患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问题,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于未跨地区的侵权案件,由发生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跨地区的案件,则由共同上一级法院指定管辖。同时,文章还详细解释了污染者的责任、多个污染者的责任、污染者责任的确定、证据的提供以及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等相

  • 环境污染构成犯罪的标准

    环境污染构成犯罪的标准。根据相关规定,环境污染达到一定程度将构成犯罪。文章详细列举了构成犯罪的情形,包括造成公私财产损失、土地功能丧失、森林或其他林木死亡、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的情形。同时,解释了在认定环境污染行为时适用的法律标准。

  • 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判断行为人是否应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侵权行为发生在不预先存在联系的当事人之间,法律规定每个人都有不损害他人权益的义务,否则应承担侵权责任。过错责任原

  • 雇佣关系损害赔偿
  • 正当防卫致人死亡需要赔偿吗?
  • 名誉权侵权被拘留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