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 > 环境侵权纠纷司法解决机制

环境侵权纠纷司法解决机制

时间:2024-09-07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9637
环境侵权纠纷司法解决机制我想大家都对它的相关内容不太了解,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您仔细介绍。

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问题分析

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 缺乏统筹协调性

目前我国现有的环境纠纷解决制度在立法体制和理念上存在不足,缺乏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观念、方法和措施。部门立法、利益分割,重实体轻程序、重行政手段轻市场手段、重法律条文结构完整轻法律实施条件设定等问题导致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缺乏系统性和良好的统筹协调机制。

2. 诉讼解决机制不完善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提起诉讼的条件,要求原告必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然而,许多环境要素属于“共用”或“公有”的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享有专属权,导致环境诉讼的起诉资格过于狭窄。此外,现行法律对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也不完善,只有直接受害人才能提起民事诉讼,与其他国家的环境法规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二.问题原因分析

我国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的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原因:

1. 立法不健全

我国目前针对环境侵权纠纷的立法例不完善,主要依据的是《民事诉讼法》和《环境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这两部法律的颁布实施时间较长,且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和简单,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的环境纠纷。

2. 环境纠纷的特殊性

环境纠纷与传统纠纷存在差异,其产生原因、侵害结果及涉及利益等问题都具有特殊性。然而,现行的民事诉讼制度未能针对环境纠纷形成一套独特的诉讼制度,导致环境纠纷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我国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之现状

1. 环境侵权民间调解

环境侵权的民间调解是指由不具有司法和行政地位及身份的单位或个人作为第三方对环境纠纷进行的调解。对于小范围的环境侵权纠纷,民间调解具有程序简易、灵活性强的特点,能够迅速解决矛盾。然而,当纠纷双方立场对立过于尖锐时,民间调解的效果可能受到限制。

2. 环境侵权行政处理

由于环境侵权纠纷往往涉及严重的社会性权益侵害,与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因此行政处理具有省时、省钱、权威性强等优点。我国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主要包括行政复议、环境行政裁决、环境行政调解和环境信访四种形式。

3. 环境侵权纠纷民事诉讼

诉讼是解决环境纠纷最权威的方式,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是解决环境纠纷的终局性救济手段。环境侵权诉讼不仅保护私益,也兼具公益性质。我国通过民事诉讼处理环境侵权纠纷的程序主要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然而,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环境民事诉讼制度还未形成一套独特的诉讼制度,仍然按照传统民事诉讼法的模式进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证书的法律效力及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

    公证书在房产纠纷中的法律效力和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房产公证效力有三种方式,但公证只能作为权宜之计。公证书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证据使用。申请强制执行的步骤包括准备材料、向法院申请和法院协助过户。该程序可保护权益并解决房产纠纷。

  • 个人搞家装债务纠纷的解决途径

    个人搞家装债务纠纷的解决途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纠纷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解决。当事人需提供相关证据,包括当事人资格证据、借款关系存在的证据、已偿还借款的证据及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依据等。在解决纠纷过程中,当事人应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 有效仲裁协议能否排除法院管辖权?

    有效仲裁协议在民事纠纷解决中的作用及法律效力。在我国,有效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管辖权,并受到法律尊重和保护。仲裁协议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都有法律效力,对法院而言,有效仲裁协议排除其管辖权,但法院仍需执行基于该协议作出的裁决。在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时,仲裁协议

  • 环境污染纠纷的举证责任

    环境污染纠纷的举证责任及相关法规。规定污染者需承担侵权责任,需证明其行为与损害无关或符合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以远安市化工厂超标排放为例,介绍了应对措施和法律责任。受害者可通过举报维护权益,并要求赔偿。具体赔偿金额需视情况而定,我国尚未明确规定相关赔偿

  •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赔偿原则
  • 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及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的作用
  • 民事判决书和民事调解书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