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 > 环境污染侵权纠纷认定

环境污染侵权纠纷认定

时间:2024-05-21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9654
过于污染环境的行为没有被法律约束,现在法律有明文规定污染环境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污染环境的人也属于侵权,在这类纠纷发生之后要能够追究相关责任者的责任。那么,环境污染侵权纠纷认定条件有哪些?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环境污染侵权纠纷认定条件有哪些

1、受害者死亡时,当事人的身份确定。

当环境污染导致人死亡时,我们需要确定当事人的资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参考一般侵权案件中被侵权人死亡后确定当事人的原则,并结合继承法的相关内容来确定。

受害人的继承人或遗赠人有权在继承受害人财产的同时,依法享有追偿权,可以以受害人的名义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加害人给予赔偿。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丧葬费等。如果被害人生前还有抚养人和赡养人,则加害人还需依法支付抚养人和赡养人必要的生活费。

如果所有享有继承权的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继承权,根据一般法律原则,可以视为受害者本人放弃起诉权。

2、关于环境共同侵权案中的被告确定。

环境共同侵权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害企业的排污行为导致他人人身或财产权益遭受同一的、不可分割的损害。环境共同侵权行为可以分为环境共同致害行为和环境共同危险行为两类。环境共同致害行为是指行为人排放的污染物共同造成他人损害。环境共同危险行为则是指侵害后果是由污染危害行为的多个主体中的一个或数个所致,但不能确定具体由谁所致。

由于环境共同侵权的复杂性,导致原告在确定被告时面临困难。因此,在法院受理审查此类案件时,只要原告能够提供初步证据证明该污染行为可能为被告共同为之,法院便可认定它们为共同被告。至于各被告是否是真正的侵权人、是否与本案存在直接利害关系,则是审理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审查起诉所需认定的。

3、其他特殊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认定。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然而,这种直接利害关系的规定对于环境保护来说是不利的。因为整体环境以及大气、水流、海洋、风景名胜区等环境要素作为一种公共财产,为全体公民所共有,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单位或团体很难成为其直接利害关系人。因此,需要放宽环境侵权主体的资格限制,许多国家在法律上已经确定取消此限制。

对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来说,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由于受害人数众多且常常集中在一起,因此这些组织通常在协调受害者与加害者的关系上起到积极作用。在协调不成时,这些自治组织可以适用诉讼法上的“诉讼担当”理论,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以保护广大受害群众的合法利益,减少推选代表人等手续,提高诉讼效率。

5、受害者所在单位及有关组织支持诉讼问题。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支持受损害单位或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对其损害国家、集体或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因此,当被害人由于各种原因不便起诉时,相关组织可以依法予以支持起诉。支持方式可以是精神上、道义上的帮助,也可以是法律上、物质上的帮助。然而,这些单位和组织并非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必须是以受害者的名义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根据现行法律和规定,原告需证明污染行为和损害存在,被告需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污染者需积极取证,包括现场拍照、调查损害原因,并提供科学结论支持其观点。同时,当事人有附随义务,应及时报告污染者并配合取证。

  • 环境污染侵权案件分析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成立、被告的抗辩是否成立以及原告的赔偿请求是否可支持。环境侵权民事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行为造成损害就要承担责任。被告的污染环境行为存在,原告被诊断出患有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因此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被告的抗辩理由不成立,原

  •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效性问题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效性及其相关问题。当事人签字后,决定书即视为有效,不执行将面临强制执行。对于决定书存在的错误,如编号、字迹、日期等错误,需重新制作并送达行政相对人;处罚种类和幅度有问题需重新履行告知程序;适用法律错误和事实错误需撤销决定书并重新调查

  • 环境污染侵权案件中的侵权行为是否可以推定
  • 公民的解决环境权益侵权纠纷方式
  • 环境污染侵权纠纷如何管辖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