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高空抛物行为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该法规定,如果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非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否则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高空抛物行为的取证困难,如果没有监控录像等能够确定物品来源的证据,整栋楼的居民很可能要一同成为被告。
目前,高空坠物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城市公害,严重威胁着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据了解,常见的高空坠物包括附着在楼体表层的瓷砖及装饰物,临街楼体的广告牌和灯箱。由于安装不牢固、维修不及时等原因,这些物品存在安全隐患。此外,一些市民习惯在窗台上晒东西、摆放花盆等物品,个别市民有从窗户乱扔垃圾、杂物的不良习惯,甚至一些孩子年龄小,家长疏于管护,习惯从楼上抛物品。这些行为都具有严重的危险性。
高空坠物的责任监管是城市管理的一块空白和盲区。尽管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对户外广告牌有监管权限,但对于市民自家窗台的监督权却被限制。因此,有关人士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将空中安全纳入管理体系,例如城管、安监、消防等部门应当具备监督权,及时排除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高空物品,并对其管理人进行处理。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市民及时举报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以防患于未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联防机制,共同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高空坠落物的责任认定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如果高空坠物造成地面人员财物损害,责任应由高空抛物方承担。在无法确定具体来源时,该高空区域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需承担损失。物业管理公司也需承担一定补偿责任,因他们有维护小区公共秩序的责任。共同侵权
高空坠物造成损害时的侵权责任及索赔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需承担高空坠物的侵权责任,若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需给予补偿。文章还提到了恶劣天气下高空坠物责任的划分及物业公司的赔偿责任,以及在确定侵权人困难时,
高空防坠物安全措施的法律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建筑物及相关设施发生坠落造成损害,相关责任人需承担侵权责任。为预防高空坠物,房屋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有定期检查房屋安全的法律义务。购买高空坠物险可减轻损失。此外,行人也需注意防
高空坠物责任的证明与承担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需承担补偿责任,除非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责任主体应承当按份责任,而不是连带责任,以符合公平原则并起到预防作用。法院在审理时,可根据具体侵权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