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民事诉讼审判制度相关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审判制度相关法律知识

  • 历史冤假错案怎么解决

    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再审是一项重要的诉讼程序制度,也是各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类是基于当事人诉权的再审,即当事人不服已经生效的裁判,向再审法院提起再审之诉,再审法

    2024-07-29

  • 民事诉讼庭审程序20个操作节点详解(含138个步骤指引)

    开庭审理涵盖了当事人主张、答辩、证据出示、质证、事实认定、法律辩论、法律适用,直至得出案件最终结果的全过程, 可以说是民事诉讼程序运作的核心,也是民事诉讼法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如有诉讼参与人未到庭的,应立即报告审判长处理。

    2024-07-26

  • 不开庭审理可以一审终审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除了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适用于一审终审制,因此,不开庭审理的案件适用一审终审,但法院的判决为终审判决,不得上诉。一审终审指一个案件经过一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

    2024-07-18

  • 民诉公开审判制度是怎样的

    公开审判是现代法治国家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一般认为,公开审判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一切审判活动除了依法不公开的以外,都要公开进行,并最大限度地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从而实现诉讼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的一项原则。民事诉讼法规定,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在开庭三日前

    2024-07-18

  • 民事诉讼应避免“民事附带刑事”倒挂

      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发布以来,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召开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热点问题研讨会就审判程序、侦查程序和证据制度改革进行深入讨论。附带民事的范围呈扩大化趋势,立法应当对其范围做明确的界定

    2024-07-17

  • 民诉法申请回避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民事诉讼法》粼5条规定,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可见我国回避制度的方式是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并用。

    2024-07-03

  • 行政诉讼审理延期申请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决定开庭日期后,或者开庭审理期间,因特定事由无法在原定审理日期进行审理,而推迟至第一期日继续审理的诉讼制度。  行政诉讼法未规定延期审理的情形,根据审判实践经验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必须到庭的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有

    2024-06-28

  • 民事案件诉讼时效

      摘要:为正确适用法律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照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出台了《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解释,31日予以公布。小编将在本文中为

    2024-06-12

  • 我国是如何规定公开审判的

    公开审判制度是指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向群众、社会公开的制度。《民事诉讼法》第13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

    2024-05-27

  • 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内容是如何的

    公益诉讼是一个与私益诉讼相对的一个概念,民事公益诉讼是指一定的组织和个人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对违反法律,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审判并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诉讼。

    2024-05-14

  • 申请回避的对象是谁

    回避制度是诉讼程序与判决结果公正的有力保障。根据《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的规定:回避可以分为指定回避、自行回避、申请回避。申请回避是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当事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

    2024-05-05

  • 申请回避制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民事诉讼法》粼5条规定,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可见我国回避制度的方式是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并用。

    2024-04-20

  • 二审是终审吗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度。实行两审终审制有

    2024-04-04

  •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判决时间的规定

    正当程序应成为民事送达制度的主要指导原则。  这是送达诉讼文书的具体标准。民事诉讼文书由很多送达方式,如果是直接送达的话一般是由法警或者审判员自己去送达。  以上便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法院民事诉讼文书由谁送达”的相关内容,从上面内容

    2024-03-22

  • 行政再审审理期限是多久

    行政再审审理期限为三个月。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再审是一项重要的诉讼程序制度,也是各国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

    2024-03-15

  • 执行员适用审判员回避规定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包括 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执行人员同样适用回避的规定。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有前款规

    2024-03-07

< 1 2 3 4 5 6 7 >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 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 公司法中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 被告解除财产保全的法律程序
  • 根据《建筑法》的规定,申请施工许可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