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是一场博弈,被拆迁人常常感到无力。虽然国家法律对拆迁程序和补偿方式有规定,但拆迁方常以政策文件压榨被拆迁人。拆迁人常使用搬迁奖励作为诱饵,但奖励越来越高,期限越来
2024-05-01
很多被拆迁人都希望能够提高拆迁补偿,但实际上拆迁补偿谈判并不是一场平等的谈判。拆迁方常常使用各种理由拒绝提高补偿,如政策规定、房屋违建等。然而,被拆迁人可以通过法律途
2024-05-01
拆迁协议在审计未通过的情况下,被拆迁人仍然有权获得补偿。一位村民在拆迁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拆迁方声称协议未通过审计,拒绝支付剩余补偿款。然而,法院判决支持了村民的诉讼
2024-05-01
拆迁方称拆迁协议未通过审计,拒绝向被拆迁人支付补偿款。然而,根据法院判决,虽然协议缺少拆迁方的签章,但被拆迁人已履行合同义务,拆迁方也已拆除房屋,因此协议有效。法院
2024-05-01
拆迁协议未通过审计,拆迁方拒绝给付补偿款的情况下,被拆迁人的补偿权益是否有效?根据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被拆迁人在拆迁协议签订后履行了自己的义务,拆迁方也
2024-05-01
本文讲述了拆迁协议审计未通过的情况下,被拆迁人是否能得到补偿的问题。文章以一个案例为例,介绍了村民张先生与拆迁方签订的拆迁补偿协议未通过审计,但被拆迁人的房屋已经交
2024-04-30
很多被拆迁人希望能提高拆迁补偿,但往往谈判无果。拆迁方常常使用一些话术来拒绝提高补偿,如称补偿标准是法律规定的,或者称房屋是违建等。然而,被拆迁人可以通过反驳来争取
2024-04-30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一份裁判文书显示,一位名叫张先生的村民在签署了拆迁补偿协议后,拆迁方却以协议未通过审计为由,拒绝支付剩余的补偿款。法院判决支持了张先生的
2024-04-30
很多被拆迁人希望能够提高拆迁补偿,但实际上拆迁补偿谈判往往不是一场平等的谈判。拆迁方常常使用一些话术来拒绝提高补偿,例如说补偿标准是法律规定的,不能提高;说房子是违
2024-04-30
拆迁协议审计不通过,被拆迁人是否能得到补偿?这是一个被拆迁人常遇到的问题。一位村民在与拆迁方签订了搬迁补偿协议后,拆迁方称协议未通过审计,拒绝支付剩余补偿款。法院审
2024-04-30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土地使用人或实际使用人没有土地权属证书的情况。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方常将无证房屋认定为违章建筑进行非法强拆。然而,无证建筑并不等同于违章建筑。根据相关规
2024-04-16
很多被拆迁人希望能提高拆迁补偿,但实际上拆迁补偿谈判往往不是平等的。拆迁方常常以各种理由拒绝提高补偿标准,例如说政策规定就是这样,房子是违建等。然而,被拆迁人有权反
2024-04-11
拆迁协议未通过审计,被拆迁人是否能获得补偿?这是一个被拆迁人常遇到的问题。一位村民张先生在通州区遇到了这个问题。根据法院的判决,尽管拆迁方没有在协议上盖章确认,但被
2024-04-11
很多被拆迁人希望能够提高拆迁补偿,但在实际谈判中却常常受到拆迁方的影响。拆迁方常常使用一些理由来拒绝提高补偿,比如说补偿标准是法律规定的、房子是违建等。然而,被拆迁
2024-04-11
根据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第12条第2项的规定,如果被拆迁人提起告拆迁许可证的诉讼,拆迁行政裁决应当中止进行,这样就不会发生其后的合法的行政强拆或司法强拆了,这种状况对被拆迁户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不服拆迁裁决的案件,一户是一案,不能并案
2024-03-28
被拆迁人在协议上签字后,拆迁方还要将协议“拿去指挥部/政府/某办公室盖章”,这是很多被拆迁人曾有过的真实遭遇。在被坑多了以后,很多被拆迁人不禁疑惑:“我在协议上签字之后协议又被拿走,这样合法吗,会损害到我的利益吗?”也就是说,协议被拿走、被修改,并不意
2024-03-18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