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关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罪过形式,除了污染环境罪外,均为故意犯罪。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污染环境罪的新罪名,但并未明确规定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态,对此,实务界有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应该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目
2020-05-25
刑法关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罪过形式,除了污染环境罪外,均为故意犯罪。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污染环境罪的新罪名,但并未明确规定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态,对此,实务界有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污染环境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应该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目
2020-05-25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至于行为人对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这一行为本身有时则常常是有意为之,但这并不影响本罪的过失犯罪性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
2020-05-25
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有二:一是主观根据,二是客观根据。在过失犯罪的情况下,行为人的意志似乎是不自由的,但这种不自由是以能够自由为前提的。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
2020-05-25
故意和过失犯罪主要是从的主观过错的角度分类,作的为和不作为主要是从犯罪的人本身的行为的主动与否进行分类。首先,要知道什么事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指不作为是相对的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的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
2020-05-25
主观要件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
2020-05-25
对于共同过失犯罪问题能否成立共同犯罪问题,主要有否定说、肯定说及限制肯定说,主要有两派之争:新派站在主观主义立场持行为共同说承认过失的共同犯罪;旧派站在客观主义立场持犯罪共同说否认过失的共同犯罪。小编认为应该成立共同过失犯罪。客观条件共同过失犯罪的前提是
2020-05-25
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故意与过失的具体内容因具体犯罪不同而不同。本章犯罪没有目的犯。
2020-05-25
过失犯罪是属于的主观方面的过失,犯罪行为已经构成了的,所以会有案底产生了。过失犯罪的形式:疏忽大意的过失。过失犯罪,刑法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0-05-25
过失犯罪也是犯罪的一种,只不过过失犯罪的原因是疏忽或过失,而故意犯罪是主观上是以犯罪为目的,所以,法律对这两种犯罪的处罚是轻重不同的,过失犯罪同样的后果要比故意犯罪轻的多,这是因为过失犯罪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过失犯罪也是犯罪,也是要受到刑法处罚的,
2020-05-25
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2020-05-25
交通肇事罪不都是过失犯罪。如果主观状态是故意,则可能是危害公共安全罪或故意杀人罪。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
2020-05-25
这里的过失既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这里的故意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只有过失或故意一种罪过,就不存在过失向故意转化的问题。
2020-05-25
过失犯罪也有可能是承担民事责任的,比如说赔偿之类的情况。过失犯罪也是犯罪的一种,只不过过失犯罪的原因是疏忽或过失,而故意犯罪是主观上是以犯罪为目的,所以,法律对这两种犯罪的处罚是轻重不同的,过失犯罪同样的后果要比故意犯罪轻的多,这是因为过失犯罪的性质
2020-05-25
不作为是可以有过失犯罪情况的,也可以有故意犯罪情况。故意和过失犯罪主要是从主观过错的角度分类,作为和不作为主要是从犯罪人本身的行为的主动与否进行分类。两者是可能存在交叉,既可能是故意犯罪也可能是过失犯罪。首先,要知道什么事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指不作
2020-05-25
依据我国刑法理论,过失犯罪表明主观上并没有犯罪故意或犯罪意图,教唆犯属于间接正犯,一般要求具有故意或间接故意。所以,过失犯罪没有教唆者。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四百三十二条违反保守国家
2020-05-25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购房定金的退还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给付定金方不履约,无权要求返还;收受定金方不履约,应双倍返还。对于商品房销售,符合销售条件的房企在订立合同前收取预订款性质费用的,订立合同时应抵作房价款,未订立合同则应返还。只有在合同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或认购书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