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上有大量的剪辑视频的二次创作者,有的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粉丝观众并以此为生。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影视作品的著作权,视频创作者涉嫌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未经著作权人授权擅自对他人作品进行剪辑,肯定是侵权毋庸置疑。
2021-10-2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认定标准是通过考察行为人是否未经许可向公众提供作品从而使公众成员可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来判断的。(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
2020-07-21
在转发微博时为避免侵权,网民应取得原创作者同意,注明原作者、来源等,同时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来转发,还应符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相关规定。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的规定,网民个人在转载他人微博作品时如果只是出于个人学习、科学研究、课堂教学等目的,并非
2020-07-21
版权保护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
2020-07-21
如果你以盈利为目的,涉嫌侵权他人的著作权;如果属于个人研究、娱乐,则不构成侵权。在版权或称为著作权的纠纷案件中,对网络信息等电子数据组成的电子证据进行公证举证已经是目前著作权诉讼中的常见信息,尤其在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案件中,此种证据固定方法被广泛采
2020-05-25
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其他权利,应当由著
2020-05-25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我国《著作权法》于2001年修订赋予著作权人、表演者和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的一项新的“专有权利”。因此,要正确地认定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受“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的“网络传播行为”。
2020-05-25
从著作权法的角度看,侵权人未经许可复制、修改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游戏的客户端程序,该行为属于侵犯软件著作权人的复制权、修改权、翻译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犯罪分子在非法途径复制“石器时代”游戏软件的源代码,并对该游戏软件的源代码进行修改,提供给玩家使
2020-05-25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著作权人广泛的权利,包括4种人身权,即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12种财产权,即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看一种行为是否侵权,就是要看这种行为是否落入著作权权利控制的范围。盗版是指在未经版权所
2020-05-25
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基于此,网络著作权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相对与传统作品,指传统作品被上传至网络时著作权人所享有的权利,这里特指“信息网络传播权”。
2020-05-25
版权又称著作权,包含以下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中国因特网版权保护的关键是在促进网络
2020-05-25
背景音乐都是具有著作权的,也就是版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一系列权利,随意添加背景音乐是一种侵犯著作权利的行为。但如果该视频是一个免费的视频,比如一段舞蹈,仅为展示个人才艺,而没有直接或间接盈利
2020-05-25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这种方式使用作品的,侵犯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第四十四条 放映电影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国产电影片与进口电影片放映的时间比例。
2020-05-25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