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
2025-01-09
假一赔三是消费法权益法的规定。消费者遭遇消费欺诈在维权过程中可以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024-09-27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第二十五条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
2024-05-06
第六条 修理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承担修理服务业务; (二)维护销售者、生产者的信誉,不得使用与产品技术要求不符的元器件和零配件。认真记录故障及修理后产品质量状况,保证修理后的产品能够正常使用30日以上;第八条 三包有效期自开具发票之日起计算,扣除因修理占
2024-04-25
1)1992年2月7日公布实施的No.2300-1号联邦保护消费者权益法。3)1999年3月30日公布实施的N52-Ф3号联邦居民卫生流行病保健法。4)1996年7月5日公布实施的N86-ФЗ号联邦关于基因工程领域活动国家调整法。5)1995年11月22日公布实施的N171-ФЗ号联邦关于乙醇、酒类及含酒精
2024-03-23
我国最新的消费者保护权益法规定,消费者对质量有问题的产品有权要求商家退换,并可以要求商家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商家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赔偿购买商
2023-12-20
由此可见,只要是商品,并且在社会上流通了,那么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就应该符合中国《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法》等有关规定,生产者和经营者就得对其生产和出售的商品质量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对因商品质量问题而引起的财产和人身侵害负责,而不能以种种借口搪
2023-12-19
假一赔三是消费法权益法的规定。消费者遭遇消费欺诈在维权过程中可以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3-12-14
这个问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明确规定。但前提是商家行为定性为欺诈的情况下。
2022-05-05
业主和物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业主交纳物业费,物业公司提供服务,同样也是属于市场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体就是消费者,所以,物业和业主同样适用。
2022-03-28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2022-02-26
第六条 修理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承担修理服务业务; (二)维护销售者、生产者的信誉,不得使用与产品技术要求不符的元器件和零配件。认真记录故障及修理后产品质量状况,保证修理后的产品能够正常使用30日以上;第八条 三包有效期自开具发票之日起计算,扣除因修理占
2020-07-21
先协调解决,也可取消费者保护协议投诉。解决不成可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法》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消费者
2020-05-25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20-05-25
行政处罚案卷的保存期限和相关规定。根据《档案法》和《公安档案管理规定》,案卷应永久保存并移交公安档案馆。同时,介绍了我国规定的七种行政处罚类型,包括警告、罚款、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以及其他可能的处罚类型。
民间借贷纠纷中职业放贷人的认定标准以及非法放贷行为的定义和量刑情节。职业放贷人的认定标准是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特别是在内向不特定多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达到规定的次数。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非法放贷行为的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
党内警告对工资福利的影响。党内警告本身与工资无直接关系,但若绩效考核与工资挂钩,则会影响工资和福利。受到警告处分的党员在任职、考核方面有一定限制,不得评为优秀,也不能晋升职务。公务员受到纪律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工资档次也可能受到影响。对于非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的管理规定,包括总则、涉案财物的定义、处理原则、查封、扣押、冻结、立案和移送以及退还和赔偿等方面的内容。该规定的目的是规范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工作,提高司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