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强制措施后可以进行行政处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
2022-09-14
案底是指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被行政拘留一定是有了违法行为,但是不是一定就是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2022-08-30
(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五)行政拘留;再相对方拒不接受行政处罚时,行政机关可以强制其履行。行政强制执行中的执行罚,与行政处罚中的罚款相类似,但二者有本质区别。
2022-07-13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被害人陈述”,是直接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就受害情况及案件的有关其他情况向司法机关或有关人员所作陈述。
2022-05-21
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022-05-19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行政扣留是行政机关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拘役是由人民法院对触犯刑法的人判处的一种刑罚。
2022-05-17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刑事拘留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采用的;行政拘留则是根据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而采用的。刑事拘留适用
2022-05-06
1、行政处罚是包括行政拘留的,并且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中最严厉的一种。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
2022-03-29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由行政处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第五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
2022-03-22
刑事拘留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采用的;行政拘留则是根据《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律、法规而采用的;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案件中涉嫌犯罪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适用于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前者是依照行政法律规范对违反治安管理法
2022-03-16
要依照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处罚,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行政处罚决定是一般程序的结束环节
2022-03-04
复议机关对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可决定采取“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方式处理。
2021-12-29
要依照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处罚,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2021-12-28
如果已作出的行政处罚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或违反法定程序的,法院可以判决行政处罚原单位撤销或者部分撤销。(一)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
2021-10-27
行政强制措施不能授权。行政强制措施会对当事人的权益造成重大影响,根据《行政强制法》的相关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而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实施法律
2021-10-22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行政处罚的时效期间是两年,即如果违法行为在两年没有被发现的,两年后即使发现,也不再追究。《行政处罚法》第3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
2020-07-21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