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单位不可以随时辞退员工,只有满足以下条件才行。(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根于相关劳动法相关规定可以推出,要求员工签订
2021-10-20
第十八条 乙方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丧假等期间,甲方应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标准,或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乙方工资。甲乙双方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甲方应按有关规定为乙方办理社会保险相关手续。第二十六条 乙方违反劳动纪律,甲方可依据本单位规章制度,给予
2020-07-21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合法性要具备民主程序制定、内容合法、公示或告知的条件。规章制度规定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要符合法律规定。若满足以上条件,单位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工作年限经济补偿金。
2020-07-21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有关规定,甲乙双方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本合同。(二)无固定期限:自____年__月__日起至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止。乙方违反劳动纪律,甲方可依据本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给予相应处理。乙方依法享有法定节日假、产假
2020-07-21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公司依法解除此前与您订立的劳动合同。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害;员工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公司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公司提出,拒不改正的;因《劳动合同法》第
2020-05-25
如约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又如劳动者因私人事务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如从事食品饮食类用人单位所从事的行业有特别禁忌规定,将劳动者患慢性传染病约定为劳动合同终止条件的。因而用人单位以考核结果的某种等级(层次)约定为劳动合同终止
2020-05-25
不论何种类型的劳动合同,也不需要任何条件,都可以协商解除。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趁人之危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且无法达成变更劳动合同协议的。提前30天通知解除。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劳动者利益。劳动者死亡、或被法院宣告死亡或失踪的。不得解除或需逾期终止
2020-05-25
被公司开除,是可以拿到工资的。如果是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或者触犯刑法的,公司可以开除。如果用人单位属于违法解除,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赔偿金,工作1年支付2个月的标准。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
2020-05-25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的,劳动者不用再申请辞职,直接和单位办理离职手续即可。2009年6月合同到期后,王某不愿续签,到公司办理档案转移手续。公司认为其未按法律规定提前1个月写出辞职申请,按公司的规章制度要扣当月工资,作为对王某的违规处罚。可见
2020-05-25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20-05-25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②严重违纪,即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规章制度;《劳动法》关于仲裁时效规定于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
2020-05-25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有关规定,甲乙双方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本合同。(二)无固定期限:自____年__月__日起至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止。乙方违反劳动纪律,甲方可依据本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给予相应处理。乙方依法享有法定节日假、产假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