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拆迁栽树补偿,国家早有明文规定,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一律得不到补偿。不要打着套取征迁补偿费的算盘,盲目栽树,拔苗助长只会让自己得不偿失。学习掌握基础苗木知识,了解当地自然气候,不要发生南京
2023-09-26
为规范征用土地公告工作,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经济建设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第六条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应当在征用土地
2023-09-26
1.可以同邻居协商解决,要求其返还被侵占的确权土地面积; 3.村内调解不成,可以向当地土地承包经营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
2023-09-24
①开发商或单位直接在乡村购买的农村集体土地上开发的房屋;目前的法律法规不允许在集体土地上进行房地产开发。目前,有些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本村集体土地上集中建设农民住宅楼,用于安置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但在安置过程中,擅自扩大销售对象,以较低的价格向本集体经济
2023-09-23
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围内发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土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征地范围、面积、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置途径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并组卷向有批准权的机关报批。
2023-09-22
依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征收补偿款什么时候能分配到农民手中,应该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2023-09-22
农村自留地是不能随意建房的。农村自留地也是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村民只是有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每个村民只能有一处宅基地,并且只能在宅基地上建房。
2023-09-22
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2023-09-21
依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林地进行征收时,土地补偿款是归村集体所有的,而安置补偿费、地上随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承包人所有。第二十六条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
2023-09-20
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内容,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拟征地告知发布后,被征收人不得再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根据该条文的规定,要对集体土地实行征收,首先需要经过国务院或
2023-09-19
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征收时,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补偿归所有者所有,所以宅基地的土地补偿归村委,房屋的补偿归所有人。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
2023-09-18
土地被全部征收,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撤销建制的,土地补偿费应全部用于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安置。
2023-09-15
《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26条规定: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入伍前承包的农村土地被依法征收、征用或者占用的,与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同等权利。这是目前唯一能找到的全国性法律依据,可以作为义务兵、初级士官和自主择业的退役士兵的承包地被征收时,获得赔偿的依据
2023-09-15
宣传与发动群众→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资格确认→股权/份额确认登记→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机构健全及规章制度完善。对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及非经营性的集体资产都需要核查清楚,登记造册。最终实现将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确权到具体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
2023-09-15
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被征收人对土地征收补偿不满意的,可以向征收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市、县
2023-09-14
农村集体经济是指主要生产资料归农村社区成员共同所有,实行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果实的经济组织形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改变了过去“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基本经济体制,村级集体经济成为农村基本的经济组成部分。尽快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
2023-09-14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