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房屋买卖的行为也是在不断的增加的,父母房屋买卖给子女的话需要去房管局办理过户手续,双方需要提交相关的证件材料,部门是需要进行审核的,而且买卖过户是需要缴纳税款的。
2023-07-29
综合上面所说的,继承父母房产如果要过户,那么是需要按法律所规定的流程是来,同时还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这样才能办理成功,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可以多咨询一下,如果材料不齐全,或者是不支付相关的费用,是不会获得房子的所有权。
2023-06-30
1、婚后与父母一起出钱买的房子的归属权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除了签订房产买卖合同之外,申请房贷、办理过户手续时,也需要双方亲自到
2023-05-24
事实上,离婚想要分割婚房,就需要证明婚房是夫妻共有财产,比如结婚之前男方父母买了房子,并且房产证上登记的是男方个人的名字,这套婚房属于男方个人财产,离婚的时候女方没有权利要求分割,就算是夫妻共有房产,如果房子还有贷款没有结清,是无法办理过户登记的。
2023-03-23
如果房子是父母给的且已经过户,视为赠与,是个人合法财产,在继承父母遗产时该房不作为遗产分割。但当事人死后,在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的情况下,其哥哥作为第二顺位继承人,是可以享有继承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
2023-03-20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受赠财产,除赠与人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以外,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另外,支付方收入明显增加的,也可以要求增加抚养费。
2022-10-08
父母将房子过户给孩子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无论孩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都可以作为孩子的法定代理人进行过户。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022-08-25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按照正常程序,孩子名下房子只有在孩子年满18周岁后,经其同意才能被出售。如果必须要出售,则首先取得所有监护人的签名文件,确认其监护人资格,然后签署保证书:出售孩子房产是为了孩子的利益,比如孩子罹患重大疾病等
2022-04-22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1、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2022-01-12
同意拆迁,拿到拆迁补偿或者拒绝拆迁。具体怎么做,由房子持有人小孩决定,如果孩子未成年,父母可以代为处理。(一)对于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可以依法组织强拆;(二)对于作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
2021-12-2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房屋是属于个人财产的,由个人进行处置,所以个人的房屋是可以过户给父母的,不需要配偶的同意。如果是已婚的话需要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房产证原件;如果夫妻双方有一人无法到场的话,必须要先写份委托书再去公正局公证,户口本及复印
2020-07-21
首先,我国实行不动产所有权登记制度,房产的归属属于我国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不动产,若离婚时约定将房产赠与孩子,但还没有转移过户的,则表示赠予还未完成,房子还属于赠与人。撤销期限从违约事由发生之日起一年。最后,父母身为房产的赠与人,如果出现经济状况显
2020-07-21
父母离婚将房子给儿子属于赠与行为,应以房产过户到孩子名字后赠与生效。房屋房产证是夫妻双方一方名下,在离婚后将房屋归属于子女,但是未办理过后手续的,夫妻一方原则上是无权出售该房屋的。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