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按强制力度由轻到重排序。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对犯罪嫌疑人、
2024-07-03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一些特定情况下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进行保释的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
2024-07-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人民检察院接收到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一般应在一个月内决定是否起诉。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案件,可以延长至十五日。此外,如果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并符合
2024-07-02
事实上,具体的罪名与能否取保候审并无必然的联系,主要看是否满足法定取保候审条件的条件。并且对于放火罪来说,他是对社会的一种危害,而却对社会危害较大,一般情况是不会取保候审的。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
2024-06-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一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
2024-06-30
对于满足取保候审的嫌疑人可以进行申请,但是否能批准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件进行分析。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第六十八条 人
2024-06-2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要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符合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
2024-06-29
团伙诈骗从犯在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取保。取保候审是对犯罪嫌疑人暂不羁押的一种处理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2024-06-29
法律上,对于贩卖毒品罪是否可以取保候审,并没有一个特别的限定。法院、检察院关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第二类是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但是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对社会没有危害性的。第四类是羁押期限已满案件还没有审结
2024-06-28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时可以被取保候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
2024-06-28
逮捕期限到了之后,可由具体案件承办单位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2024-06-27
取保候审期间不算刑期。如果在取保候审之前被拘留或逮捕过,被拘留或逮捕的时间可以抵扣刑期。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可能判处管制
2024-06-26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
2024-06-25
取保候审是否需要检察院批准,应视情况而定。在侦查阶段的话由公安批准,在审查起诉阶段的话由检察院批准。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
2024-06-25
公诉机关**县人民检察院。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沙某,女,哈萨克族,1951年9月出生,住新疆富蕴县,系被害人塔某之母。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于2015年8月4日被**县公安局取保候审。经**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事故责任认定被告人陈某某负事故主要责任,被害人塔某负次要责任
2024-06-24
青铜峡市人民检察院接受王*贵请求赔偿的申请后,于1997年5月26日作出决定,认为王*贵采取欺骗手段骗取保险金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虽然由于刑事法律政策的变化,不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对其羁押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决定不予赔偿。
2024-06-22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因此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严重后果如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将受到刑法处罚。具体刑罚根据肇事后的行为如逃逸、事故责任等有所不同。此外,解释还规定了特定情况下交通肇事罪的定罪处罚情形,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