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几名犯罪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都持故意的心理状态,即都明知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者有意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这两方面的统一,就形成了犯罪人的共同故意。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
2024-12-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共同故意诈骗公私财务的行为被认定为诈骗罪共犯。在共同犯罪中,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被视为共同犯罪的主犯,而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被视为从犯。对于从犯,法律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2024-10-29
诈骗罪通常涉及多名罪犯,有时是团伙作案。对于诈骗罪案件中的共犯金额的认定,首先要区分主犯和从犯。对于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应根据犯罪总额来确定其责任。首要分子在集团中起着预谋和组织领导的作用,对计划范围内的金额负全部责任。对于共犯中的其他成员,如果在
2024-10-26
指使绑架的人涉嫌绑架罪,属于共同犯罪,应当认定主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
2024-10-21
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被认定为主犯。当三人或以上组成一个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来共同实施犯罪时,该组织被称为犯罪集团。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将根据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进行处罚
2024-10-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被认定为主犯。主犯的刑罚将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情节和性质,以及所构成的具体罪名来决定,通常会被判处较重的刑罚。对于由三人以上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2024-10-13
一是区别共同犯罪中的主、从犯。首先应区别对待不同的主犯,对共同犯罪中的首要分子这种主犯应当依照犯罪总额来认定。对于一般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参与组织、指挥的主犯犯罪数额的认定,应对其参与组织、指挥的共同犯罪总额负责。
2024-08-20
寻衅滋事罪的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三人以
2024-08-13
认定犯罪集团时,应当严格区分犯罪集团与非犯罪集团。其中尤以犯罪集团与犯罪团伙、犯罪集团与聚众犯罪更易混淆。我们认为,聚众共同犯罪一般具有临时性、纠合性的特点,犯罪分子并不具有长期实施某种犯罪活动的目的性,且其内部组织并不具有稳定性。严格来讲,聚众共同
2024-07-1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而黑恶势力犯罪的骨干成员,在犯罪中起主要的作用,应该认定为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2024-07-11
团伙犯罪就是共同犯罪,要对参与者进行主、从犯的区分。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
2024-05-19
对“套路贷”共同犯罪,确有证据证明3人以上组成较为严密和固定的犯罪组织,有预谋、有计划地实施“套路贷”犯罪,已经形成犯罪集团的,应当认定为犯罪集团。套路贷属于诈骗,涉及金额满3000元构成犯罪。
2024-05-15
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认定:如果是主犯的,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来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从犯的,应当在主犯的基础上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024-05-01
刑事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是指在该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对单一的犯罪集团,应按其所犯的罪定性;对一个犯罪集团犯多种罪的,应按其主罪定性;犯罪集团成员或一般共同犯罪的共犯,犯数罪的,分别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罚。鉴于在刑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
2024-02-14
《刑法》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4-01-3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寻衅滋事罪的组织者,是指组织人员从事寻衅滋事行为的人,一般是属于寻衅滋事共同犯罪的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
2024-01-04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