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与公司法、合同法的关系。商法包括公司法、保险法等,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商法是组织法和行为法的结合,调整商事关系中的商事组织关系和商事交易关系。商人包括个体工商户等类型的企业法人,商行为则以营利性营业为目的。商法与民法、经济法各有
2025-07-20
如何审查合同的主体和客体的合法性。审查主体需要从自然人、企业法人、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合同代订人的合法性入手,同时需要关注担保人的担保资格。审查客体则需要关注合同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是否合法,如物品、行为和智力成果等。此外,还需要审查合
2025-06-10
1、当事人为工商企业的,提交有效期内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正本或副本及复印件,非法人企业亦应提交《营业执照》的正本或副本及复印件。
2024-10-18
担保体系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它是由政府或企业法人等出资组建,为支持中小企业贷款或支持本国、本地区产品出口而设立的。它在银行与企业的借贷关系中,是以保证人的身份存在的,它与银行、企业分别签订担保合同,确立特定经济关系,发挥以下作用:。由于投资担保
2024-08-23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企业法人登记注册的主要事项:企业法人名称、住所、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资金、从业人数、经营期限、分支机构。营业期限是联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章程、协议或者合同所确定的经营时限。营业
2023-12-26
下列合同采用格式条款的,提供方应当在与消费者订立合同之前将合同文本报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市人民政府认为其他含有格式条款需要备案的合同。提供方是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且采用上述第(一)、(二)、(三)项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由注册登记机关备案;
2023-12-14
实行独立核算,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法人和事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以及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与企业法人或者事业法人联营的都可以成为联营合同的主体。党政机关和隶属党政机关编制序列的事业单位、军事机关、工会、共
2023-11-27
区分营业执照,看其是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独立法人,还是持《营业执照》分支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国家对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装修工程活动的建筑业企业实行资质管理,应审查签订分包合同的主体是否具有相关资质。《合同法》第二百七十条
2023-09-26
判断一个经济组织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主要是看其是否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法人在对外订立合同时,由其法定代表人、工作人员或其他代理人代理其订立合同。确定法人的条件,原则上应依工商登记为准。企业法人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经济
2020-05-25
合同主体是自然人时,要审查该主体是否具备与签订合同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这时,主体的身份证明及精神、身体状态就是律师做出判断的依据。合同主体如果是企业法人、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的,应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成
2020-05-25
经济上的破产,无论承认与否,只要是商品经济便客观存在。但法律上的破产则是人们为解决这一经济现象而主观设立的法律制度,是以破产立法的存在为前提的。第五十三条管理人或者债务人依照本法规定解除合同的,对方当事人以因合同解除所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申报债权。第
2020-05-25
《公司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因股权转让导致股东为一人,在6个月内既未吸纳新股东,又未进行企业性质变更登记的,该股东应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