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了维护公共安全而制定的法律规定。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4月23日开始生效,旨在预防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并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刑法》中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放火、破坏交通设施和易燃易爆设备等,都有明确的刑罚规定。
2025-05-26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律规定。该罪行涉及破坏正在使用的交通工具,包括火车、汽车、电车、船只和飞机等,足以造成倾覆和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特征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对象、客观行为表现、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主体。刑罚根据罪行的严重程度而定,最高可判死刑。
2025-03-24
破坏公交车是否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的问题。由于公交车的公共属性,破坏公交车的行为很容易危害公共安全。根据相关刑法,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破坏公交车一般被视为破坏交通工具罪。
2025-03-05
故意扎别人车胎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如果只是扎了车胎,车胎没气了,只能是一般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即可。如果故意破坏轮胎使车辆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是破坏交通工具罪。第一百一十六条 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
2025-01-29
有些破坏行为,使交通工具门窗破碎,车身表现凹陷,油漆剥落,从表面看,遍体鳞伤,但其机体性能完好,不影响安全运行,因而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由于不可能构成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因此,不能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而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破坏交通工具只要达到足以
2025-01-28
没有撞到人的话不构成肇事逃逸,一般如果是撞到公共设施导致的损坏然后偷偷开走的话,严格来说也是要承担一些责任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
2025-01-23
故意破坏公共交通设施会坐牢的。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现实原因造成的。如果行为指向交通设施,直接破坏交通设备,应定破坏交通设施罪。其所引起的交通工具的倾覆、
2024-12-26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合随意的殴打他人或者破坏国家公共安全,公共财产的行为,其立案标准具体如下。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立案追诉:。(一
2024-12-15
破坏交通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 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只要造成两种后果之中的任何一种后果,都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
2024-12-05
交通肇事罪与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在主观方面都出于过失;在客观方面,都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危害了公共安全。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第一百一十九条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
2024-10-2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纳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行为包括扰乱航空器、车船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等。第二条 中国游客在境内外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因违反境内外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
2024-10-15
聚众斗殴滋事行为会破坏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2条的规定,对于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如果聚众斗殴行为发生多次或者人数众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或者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发生聚众斗殴,造
2024-10-04
行为人过失造成通信线路损坏,构成犯罪必须达到“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涉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和公用电信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正在使用中的设施,危害公共安全。根据《刑法》第
2024-10-02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情节较轻的,是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规定,处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同时按该条例第8条规定,责令行为人赔偿损失。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例如,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
2024-08-22
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是指由于过失而引起电力设备遭受损坏,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一百一十九条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
2024-08-08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