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比例的规定。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于第三套及以上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有更高的要求。同时,文
2025-04-04
1、什么是首套房? 首套房是指购买仅拥有一套住房,以国家对首套房的的认定标准。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第一套住房享有按揭贷款利率优惠和最低首付比率等优惠政策。 想要按照购买“首套房”享受各种税费减免和贷款优惠,必须由购房人本
2023-12-08
无房子证明是办理住房贷款所必须的,无房的朋友可以享受首套房贷款利率的优惠,二套房甚至多套房的人就无法享受。因此无房证明对于急于购买属于自己的首套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现在买房要开的无房证明有二种方式,一种是在银行审批贷款的时候需要开具当地房
2023-10-22
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具体由商业银行根据
2023-10-14
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具体由商业银行根据
2023-10-08
首套房指购买仅拥有一套住房。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第一套住房享有按揭贷款利率优惠。所谓的“首套房”得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买房人年满18周岁;买的房子是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购房人现在名下没有单独或与他人共同购买的住房。下面手心律师网
2023-08-27
我们所说的首套房是指购买仅拥有一套住房,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第一套住房享有按揭贷款利率优惠和最低首付比率等优惠政策。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买方选择商业贷款购买首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为房屋评估价的30
2023-08-23
房子是大部分人一生之中,最重大的一次消费,我们幸福生活的很大部分,都要通过房子实现。你知道,首套房和二套房贷款的区别是什么呢?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按照基准利率的规定,在5年期间超过6.15%,二套利率将以10%的基准利率上升,二套住房抵押贷款利率比首套房
2023-08-22
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本办法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2022-11-07
一般的,各地住房公积金贷款首套房实行基准利率,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贷款利率按公积金贷款基准利率的1.1倍执行。
2022-05-06
如果首套房面积在120平方米(含)以下,再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第2套普通自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同期首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11倍。
2020-05-25
1,新的房贷政策不再以家庭拥有的房屋数量来认定,二套房购买家庭只要还清首套贷款,再次贷款也将按照首套房认定。2,另外,如果首套房贷未还清的,再次按揭购房是执行二套房的待遇的,首付最低40%,贷款利率上浮10%。如因当地暂不具备查询条件而不能提供家庭住房登记查
2020-05-25
二套房政策是,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具体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