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要求工商部门出示相关法律依据如果不涉及到原有董事和监事的变更且现有的股东也没有这个要求的话,是没有必要重新选举的,只要现股东对原董事和监事进行确认就可以了如果股权转让以后,董事、监事没有发生变化的话,新公司法没有规定必须重新召开股东会选举董监事。
2024-05-18
根据公司法第183条的规定,当公司因股权变更而解散时,应在解散事由出现后的15天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工作。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股
2024-05-15
我国法律绝对禁止股东或投资者将其拥有的股权质押给本公司。如我国《公司法》第149条规定,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抵押权的标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第6条规定,投资者不得将其股权质押给本企业”。
2024-05-0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个人如果退出代持股份的,可以将股份转让给实际出资人或者第三人,并且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股权变更登记。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
2024-05-07
股权质押后不涉及质押的股份可办理股权、股东变更。
2024-05-02
关于公司股权变更后再次变更,法律没有限制,完全是股东和公司自由决定。第九条 公司形式变更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
2024-04-28
公司进行股东变更登记的,如果是现场提供资料的,经审查资料齐全的,应该当场受理,如果是邮寄等方式寄送材料的,自收到材料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公司登记机关对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申请的,应当自收到申请文件、材料之日起5日
2024-04-28
关于公司股权变更后再次变更,法律没有限制,完全是股东和公司自由决定。
2024-04-24
外资股权并购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股东会议同意并购的决议文件、并购的书面协议、申请办理变更登记的申请书和转报文,以及外资公司的财物审计报告、营业执照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合并时需要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
2024-04-24
《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可以依法转让持有的股份。转让股份应在证券交易场所或其他国务院规定的方式进行。记名股票可以通过背书或其他法定方式转让,转让后公司会将受让人的信息记录在股东名册上。在股东大会召开前20天或公司决定分配股利的基准日前5天内,
2024-04-21
账面股权的减持或稀释,这将对公司未来的治理结构及控制关系产生影响。如果股权激励对创始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稀释过大,可能造成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从而对公司的上市主体资格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确定标的股权的比例时,应结合公司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同时为
2024-04-16
股权并购系指并购方通过协议购买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认购目标企业增资方式,成为目标企业股东,进而达到参与、控制目标企业的目的,使该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由上述规定内容可以看出国内立法对股权并购内涵的界定。股权并购的交易性质实质为股权转让或增资,并
2024-04-15
根据我国《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变更股东的办理程序如下:首先,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其次,修改公司章程;然后,出具出资证明;接着,到工商局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再次,填写变更登记申请表,提交相关材料;最后,符
2024-04-12
股东变更与股权变更是不同的概念。股权变更会导致股东的变更,而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需
2024-04-09
股东变更是由于股权转让引起的,股东变更并不等同于股权变更。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相互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如果股东将股权转让给非股东,需
2024-04-07
股东变更需在30日内进行工商登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权变更是为了对抗善意第三人。变更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后,受让人即享有股东资格。根据《公司法》第71条规定,有限责任公
2024-04-07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