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独资公司不是非要设立三会才可以,没有明确国有独资公司必须设立董事会或者国有独资公司不能设一名执行董事。《公司法》第六十六条,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前款所称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确定。监事会成员
2020-07-21
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监事是可以由股东担任的,除了股东外,监事会的成员应该包括公司职工代表。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任期届满未及时改选,或者监事在任期内辞职
2020-05-25
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股东是可以做监事的,监事会成员应该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等人组织。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监事会主席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会议;监事会主席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半
2020-05-25
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董事会是没有权利任免监事会成员的,监事会是由公司设立的,只有股东会有权任免监事会成员。第五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监事会主席召集和主持监事会会议;监事会主席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监事
2020-05-25
监事不属于董事会成员。《公司法》第一百一十七条 股份有限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2020-05-25
只要不担任公司具体经营管理职务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均不属于企业的员工。《公司法》第四十六条关于董事会的职权来看,其只有公司的宏观决策权,并不负责公司具体业务的执行。对比《公司法》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中对董事和经理的产生的用词来看,董事是由股
2020-05-25
股东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是具有独立的人格的。股东有权选举和被选举为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公司法》第182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
2020-05-25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体比例由
2020-05-25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经理可以交叉担任,但经理不得担任监事,法定代表人在一般情况下也不得担任监事,除非法定代表人不兼具公司董事或经理等高管的身份。第五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
2020-05-25
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监事会设主席一人,由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依据《公司法》规定,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均是有限责任,而这种有限责任是以
2020-05-25
公司法有如下规定:第五十二条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法人如果是董事之一或者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则不能兼监事,因为公司本来规模就
2020-05-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监事有监督公司的责任,所以公司监事发现公司的法人代表有偷税漏税行为的,是可以举报公司法人的。我国《公司法》规定,监事的积极和消极任职资格与董事相同,但是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监事会成员的卸任与免职的原因和方法与董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