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解释及其实践案例。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相关解释,旨在加大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文中详述了一夫妻因逃避法院判决而面临法律制裁的实例,包括法院的判决、司法拘留以及追加被执行人等过程。最终,法院认定两人
2025-09-12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会受到哪些限制?首先,执行部门可以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
2025-02-11
为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查获信息的真实准确,保障执行案件有关当事人的信息异议权利,规范人民法院信息异议处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第一条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是最高人民法院集中全国法院录入的执行案件信息数据后,通
2025-01-25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通报全国法院第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有关情况,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实施情况。为配合《规定》的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已于2013年10月24日开通。这其中,名单涵盖了社会各行各业的“老赖”,
2024-09-04
失信被执行人是可以开车上高速的,禁止开车上高速并不属于信用惩戒的情形,但失信被执行人的汽车有可能会被法院强制执行。就是该还钱还钱,该处理处理,完成以后可以申请撤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如果满足以上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撤销失信信息,将失信被执
2024-03-31
并打开进入法院官网。最高人民法院在互联网上开设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布与查询平台,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社会公开,社会公众只要输入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或名称,即可以查询到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或名称、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或组织机构代码、执行法院、省
2024-01-27
为了规范大家的行为,最近在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布行动,被列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不仅被曝光,其行为还将受到极大的限制,比如不能贷款、坐软卧等。人民法院还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其高消费。
2023-11-18
父亲欠款一旦被确认为失信,会被法院纳入征信系统,全国联网,未来对此人的信誉系统都产生巨大影响。个人失信会对近亲属有一些负面影响,包括子女升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
2023-10-23
失信是很令人可耻的行为,进入法院执行阶段,被执行人还不积极履行义务,是很有可能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对其消费等行为作出限制。7月10日,据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全国已有280万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2023-10-01
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变更决议或者决定;例如,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被刑事拘留的人。因有偿还能力但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到期债务,被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自然人。
2021-12-28
10、因有偿还能力但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到期债务,被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自然人。
2021-12-26
最高人民法院与芝麻信用签署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合作备忘录。从2015年12月起,凡因有偿还能力但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到期债务,被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自然人,将受到信用惩戒,不得在全国范围内担任任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2020-07-21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社会各界人士点击“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输入姓名就可以查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
2020-05-25
失信被执行人会被法院纳入征信系统,全国联网,未来对此人的信誉系统都产生巨大影响,包括无法信贷,无法办理信用卡,被限制高消费等;而被执行人,在被执行完毕后,就和一般人相同了,并无上述失信人员要承担的失信后果。失信被执行人记录会显示在征信报告,本身就是严
2020-05-25
人民法院还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其高消费。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就相当于向全社会宣布这个人是不诚信的“老赖”。失信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令进行消费的行为属于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行为,经查证属实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