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16条规定,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
2024-01-04
公司法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债务担保的,公司不追认担保行为的,可以申请撤销担保合同,担保合同撤销后无效。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法律并不禁止公司为本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但是必
2023-12-01
《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
2023-10-27
在资本市场上,股东是公司所有者,所有股东都关心公司的收益。从股东持股的目的来大股东控制说,控制权是各股东追求的目标,大股东更是想控制公司的经营决策。 在中国,《公司法》将控制权赋予大股东,并实行一股一票和简单多数通过的原则,第一大股东,无论是绝
2023-10-04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首创于美国。1905年美国诉密尔沃基冷藏运输公司一案中,法官桑伯恩的判决正式确立了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我国目前尚未确立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只有控制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时,才能否认公司法人格。其次,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主张者应以公司受到侵
2023-09-28
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收购结束后,收购人所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股份比例达50%时,为收购成功,收购人取得被收购公司的控制权。在收购行为完成后,如果被收购公司不再具有公司法规定的条件的,则应当依法变更其企业形式。证券法第99条规定,收
2023-09-26
《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
2023-09-22
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收购结束后,收购人所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股份比例达50%时,为收购成功,收购人取得被收购公司的控制权。在收购行为完成后,如果被收购公司不再具有公司法规定的条件的,则应当依法变更其企业形式。当要约收购期满,收购
2023-09-21
股东或经营决策者不依照公司法的规定或的规定履行各项程序和义务,滥用对公司的控制权,将公司作为实现其不法目的的工具,使公司丧失独立性或在某种业务上不能自主决策,削弱了公司法人制度的应有作用,损害了公共利益,造成了社会经济的混乱。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对有限
2023-09-15
控制股东侵害执行股东权益的行为的本质是滥用其控制权。为强化小股东的权益保护、约束控制股东的滥权行为,确认控制股东对上市公司及其小股东的诚信义务既有伦理意义,也有法治意义。 遗憾的是,我国1993年《公司法》并未确认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可见,中国证监会往
2023-09-06
1、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不在股份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任职。 4、本人及其直系亲属不在股份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下属企业担任董监高职务。 1、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应设立独立董事。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
2023-08-22
公司兼并属于公司重大经营行为,因此《公司法》对这种行为有特殊规定,他们必须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公司收购,只是收购者与目标公司的股东之间的买卖行为,无需经股东大会批准,其主要受《证券法》的有关规定的限制。至于收购公司取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后,进而通过两个
2023-07-19
目前只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需要确认商誉。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为商誉,不调整长投初始投资成本。法律依据《公司法》。
2023-06-30
公司合并或者分立,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合并方对于合并日取得的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应按其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
2023-05-30
最大股东的控股比例大多在8%-29%之间,收购方并不需要征得实际控制人的同意,仅需从二级市场上收集少量股权就可以取代原来的实际控制人而成为第一大股东。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
2023-05-17
企业合并是企业间的行为,主体是参加合并的各企业。股权收购是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股东之间的交易行为,主体是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的股东。企业合并的效力使企业实体发生变化。企业合并中,被并企业作为存续企业、新设企业的一部分而完全受其控制。《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
2023-04-20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