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依法公正办理减刑、假释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对于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可以减刑”条件的案件,在办理时应当综合考察罪犯犯罪的
2024-05-06
为依法、公正、准确、慎重地办理死刑案件,惩罚犯罪,保障人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一条 办理死刑案件,必须严格执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确保案
2024-03-31
为依法准确惩治犯罪,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等规定,结合司法实际,对人民法院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的工作机制提出如下意见:。自觉遵守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审判案件,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
2024-03-22
本网讯 为充分发挥刑事法律的整体功能,使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转变为可操作的刑事司法政策,近日,云南省高级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联合出台了《关于在刑事执法活动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施意见》。
2024-03-14
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障能够体现刑事司法公正,实现对人权的真正保护。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被害人权利保护或多或少地被立法者和研究者所忽视。 刑事被害人权利,是指被害人在参加刑事诉讼,指控犯罪、维护自身利益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 修订后
2024-03-10
刑事回避是指与案件有法定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关系的人员及机构,不得参与该刑事案件的处理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刑事回避制度起源于古罗马的“自然正义”原则,历来被称为公正司法的“第一道防线”。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
2024-03-05
行政证据作为刑事证据使用可以,但该证据必须经查证属实,属于刑事诉讼法的证据种类,并且是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程序、以合法手段收集的证据,应当依法移交给司法机关。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
2024-02-19
要想切实的实现刑事诉讼法的的目的,必须提供确凿的证据。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重要形式,证人出庭作证有利于查清案件事实,正确打击犯罪活动,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增加案件审理的透明度、促进司法公正。⑤二、现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存在的问题证人证言
2024-02-15
在这种情况下,律师如果没有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刑事豁免权,就会战战兢兢,不敢理直气壮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就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只有赋予律师刑事豁免权,才能真正的发挥辩护律师的作用,切实保障人权,实现刑事司法公正,最终达到
2024-02-13
对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应当综合考虑收集物证、书证违反法定程序以及所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等情况作出认定。人民法院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调查后,应当将调查结论告知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2024-02-08
担保公司的抵押车购买存在风险。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商以抵押财产折价或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来优先偿还债权,但这可能损害买方的合法权益。根据《
2024-01-30
回避是指公安司法人员因与案件或案件的当事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刑事案件的公正处理,而不得参与办理该案的一项诉讼制度。 对于检察委员会委员是否属回避之征象,法无明文规定,一般认为,此类委员对案件处理结果有重要影响,从维护司法公正
2024-01-27
为确保司法公正,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其他法律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审判人员回避制度有如下一些规定:。审判人员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的条件:审判人
2024-01-1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是个长期困扰刑事审判的突出问题,赔偿范围、标准、数额及兑现等问题在审判实践中都非常棘手,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如过错问题,刑事认定被害人有过错,民事部分便可依法减轻被告人的赔偿责任,一般不要判被告人全额赔偿。又如共同犯罪案件,民事部
2023-12-2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我院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并及时转发下级人民法院。为依法准确惩治犯罪,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
2023-12-16
而民事和刑事诉讼活动中,司法工作人员的法定回避与否,是最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之一。回避制度的建立,旨在确保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公正处理案件,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受到公正的对待。
2023-11-17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