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则及司法解释中关于个人合伙的相关规定民法通则及司法解释中关于个人合伙的规定。个人合伙是根据协议由多个公民共同经营、共同劳动的合作关系。合伙协议应包含出资、盈余分配、债务承担等事项。合伙人投入的财产共同管理和使用,合伙债务由合伙人按约定方式承担。在民事诉讼中,个人合伙以核准登记的字号为诉
2025-07-29
什么是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的财产性质是怎样的合伙人的出资形式多样,不同的出资所反映的性质不完全一样。如果出资的所有权转移,而形成合伙人间的共有关系,合伙人退伙或者合伙企业解散时,只能以分割共有财产的方式收回出资的价值量。依据民法通则第32条规定,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
2025-02-08
解除合伙协议纠纷要如何规避民法通则及其意见没有规定何种情形合伙人可以退伙,只是规定退伙应当允许的原则。因分割对其他共有人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但个人合伙也最经常发生纠纷,最常见的纠纷是在个人合伙营利时一方拒不承认对方是合伙人而主张是民间借贷关系,目的在于侵吞合伙营利;另一
2024-12-29
委托代理连带责任规定连带责任是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责任制度,其目的在于补偿救济,加重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连带责任主要是基于合伙、担保、联营、承包等合同关系或代理行为、上下级间的关系而产生,因而被分散规定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担
2024-11-12
侵权连带责任是什么意思连带责任是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责任制度,其目的在于补偿救济,加重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连带责任主要是基于合伙、担保、联营、承包等合同关系或代理行为、上下级间的关系而产生,因而被分散规定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担
2023-10-02
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的区别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是民间极为常见的两种经营模式,二者之间存在较多的相同之处,但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所适用的法律是不同的,个人合伙关系主要由《中华人名共和国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相关条文调整,而合伙企业由《
2023-08-29
个人债务跟爸妈有关系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个人债务与父母是没有关系的,个人的债务由个人的财产负责偿还,但如果债务人死亡后,父母继承了遗产的,以遗产数额为限偿还债务。根据《民法通则》第三十五条,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此
2020-07-21
个人合伙企业中对于企业的的资产怎么认定个人合伙的内部财产关系,包括合伙的财产的构成和合伙财产的管理与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全体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法律另有
2020-05-25
个人合伙的特征这一点区别于法人合伙,前者适用《合伙企业法》,后者适用《民法通则》。《民法通则》第31条规定:“两个以上的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的称为个人合伙”。合伙的这种带有一定人身性质的信任关系,正是合伙作为自然人的联合体本质
2020-05-25
合伙财产的出质限制有哪些根据《民法通则》和《注册会计师法》的基本原则,并参照《合伙企业法》第24条的具体规定,末经全体合伙人的一致同意,合伙人不得以其在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中的财产份额进行出质,这也是由合伙财产的共有或者共用关系所决定的。只有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的情况下,才允许合
2020-05-25
认识合伙企业法和 解读合伙人责任我国的合伙企业法是一个特点鲜明的法律,它不是包罗民事合伙与商事合伙的统一合伙法,而是在民法通则规定合伙的基础上专以规定商事合伙为其任务的商事法律。当我们运用合伙企业法时,不可将合伙企业关系的调整简单地归于债法,而是要更着眼于团体法。依此规定,上述主体
2020-05-25
民法通则及司法解释中关于个人合伙的规定。个人合伙是根据协议由多个公民共同经营、共同劳动的合作关系。合伙协议应包含出资、盈余分配、债务承担等事项。合伙人投入的财产共同管理和使用,合伙债务由合伙人按约定方式承担。在民事诉讼中,个人合伙以核准登记的字号为诉
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是民间极为常见的两种经营模式,二者之间存在较多的相同之处,但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所适用的法律是不同的,个人合伙关系主要由《中华人名共和国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相关条文调整,而合伙企业由《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个人债务与父母是没有关系的,个人的债务由个人的财产负责偿还,但如果债务人死亡后,父母继承了遗产的,以遗产数额为限偿还债务。根据《民法通则》第三十五条,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此
连带责任是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责任制度,其目的在于补偿救济,加重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连带责任主要是基于合伙、担保、联营、承包等合同关系或代理行为、上下级间的关系而产生,因而被分散规定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