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时可以选择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协议离婚是一种快速简单的离婚方式,双方需书写离婚协议书。而诉讼离
2024-09-29
民政婚姻登记机关提供了离婚协议书的简单格式,但很多夫妻在离婚后因协议内容争执而诉讼。离婚协议纠纷的诉讼时效有几种情况:一年内对财产分割反悔,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的时效
2024-09-01
离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正式办理好离婚手续之前。当然这时候就需要签订一份协议书,也是为了避免日后各自的权益。那么离婚协议书的效力确认呢?离婚协议书则是离婚协议的书面形式,其效力如下:。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
2024-08-16
模板,简单版本,修改后可以直接使用,需要更多模板可以到本站论坛咨询.李××,男,生于××××年×月×日,汉族,××××××公司员工,住××市×××路×&tim
2024-08-02
李××,男,生于××××年×月×日,汉族,××××××公司员工,住××市×××路×××号×××室;
2024-08-01
协议离婚的方式简单,方便。诉讼离婚的方式,就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因此,如果不是一定需要诉讼离婚的时候,建议还是选择协议离婚。(一)婚姻登记处具有管辖权;(二)要求离婚的夫妻双方共同到婚姻登记处提出申请;(四)当事人持有离婚协议书,协议书中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
2024-07-28
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的执行工作由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双方自行按照约定进行处理,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约定或不按规定履行约定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申请法院确认其效力后申请强制执行。离婚的双方当事人都应该按照离婚协议书所载明的内容积极履行。简单来说,如果协议离婚
2024-04-25
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真实意愿的表达,对于无小孩的离婚协议书来说,相对简单。内容包括:登记离婚双方的真实意愿、共同财产的分割、共同债权、债务的享有和清偿责任、住房问
2024-01-27
离婚时房产过户的手续比较简单,首先需要办理离婚房产析产,以免征契税。根据离婚方式的不同,所需材料也有所不同。如果是协议离婚,需要提供离婚协议书、离婚证、离婚财产归
2024-01-22
本文提供最简单离婚协议书,最简单离婚协议书范文由手心律师网婚姻法频道为您整理。离婚协议书是指即将解除婚姻关系的夫妻双方所签署的、关于财产分割、子女监护与探视、配偶赡养费以及子女抚养费等的书面协议。离婚协议书必须为书面形式,由夫妻双方当事人签字,并
2023-12-09
协议离婚一般都以程序简单而被很多人选择,但是由于离婚协议书属于双方自治的内容,常常由于当事人忽略或是法律意识淡薄,而出现种种问题。那么协议离婚的缺陷有哪些?协议离婚的协议书内容,不像法院的判决和调解书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协议离婚后,当一方不履行离婚协
2023-12-03
1、离婚协议书中探视权的约定和处理《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不带孩子的一方有探视孩子的权利,带孩子一方及其家人不得阻挠。在离婚协议中,探视权往往不被当事人所重视,只是在离婚协议中简单写上孩子归某方抚养,对于探视的时间、地点、方式有明确约定的不多,导致
2023-10-17
代写离婚协议书需要的手续需要委托他人书写,这个时候出具委托书就可以了。协议离婚手续十分简单。只要夫妻双方都愿意解除婚姻关系,双方协议好有关事项,可以带上结婚证、身份证、户口簿以及协议离婚的协议,到当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即可。
2023-03-15
(一)协议离婚:夫妻双方均同意离婚,对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处理等问题自愿达成一致意见,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核准后颁发离婚证。虽然民政局有统一的离婚协议书的格式,但其结构简单,基本对于离婚男女没有实质借鉴意义。目前,不仅在上海,而且
2020-05-25
不过有不少人对于离婚的风险却不能很好的把握,在离婚的时候往往会吃了大亏。像很多人就不能理解离婚协议书的作用,有不少夫妻以为签了之后就能万事大吉了,不能反悔。但是事情也没有这么简单,离婚协议书什么时候生效呢?一般说来,离婚协议书有成立和生效两个阶段。法
2020-05-25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单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公司、企业等组织,具有法定性、整体意志和整体利益的特征。对于单位犯罪,单位需承担刑事责任,通常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