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缓刑撤销条件:在缓刑期间发现漏罪的,在缓刑期间或缓刑执行完毕后发现在缓刑执行期间犯新罪的、在缓刑期间或缓刑执行完毕后发现在缓刑执行期间严重违反法定义务或治安管理规定的。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
2023-08-27
一、税务行政处罚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违反税收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依法应当承担行政处罚法律责任的,由税务机关依法对其实施一定的制裁措施。 听证是指税务机关在对当事人某些违法行为做出处罚决定前按一定形式听取调查人员和当事人意见
2023-08-26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对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商标管理法律、法规,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达到本规定立案标准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犯罪人通谋,为其提供制造、销售、使用、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以假冒注册
2023-08-26
缓刑是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罚制度,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一定的条件,否则,就要宣告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缓刑应否撤销是个严肃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缓刑犯是否被执行原判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
2023-08-25
撤销缓刑是否需要开庭视具体情况而定。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对原审判决宣告的缓刑撤销后,应当通知原宣告缓刑的人民法院和执行机关。 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而应当依法撤销缓刑的,
2023-08-25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分是指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违法、违纪、失职行为所进行的惩戒措施。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都是行
2023-08-24
犯罪是一种指触犯法律而构成罪行。做出违反法律的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那么犯罪具有哪些基本的特性呢?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由此可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质和量的统一。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对犯罪行为的否定的法律评价。
2023-08-23
行政违法行为一般是指行政机关违反相关法律的规定,行使行政职权后对他人或者社会造成损害,尚不严重,不构成犯罪的行为。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
2023-08-22
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
2023-08-20
在我国,开空头支票是违反票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开具这种支票的,会受到行政处罚,面临罚款及停业整顿风险。如果情节严重,还可以构成犯罪,这样企业的负责人要被判刑,对持票人造成损失的,还要承担民事赔偿。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介绍开空头支票的法律责
2023-08-20
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是利息的约定违反法律规定,超出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4倍,但不构成犯罪。因此不少人想了解民间高利贷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吗?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利贷合法部分受到法律保护
2023-08-19
非法集资罪是指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所谓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行为实质所在。非法集资犯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2023-08-19
在缓刑考验期内被发现漏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原则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
2023-08-18
对于缓刑考验期内再犯罪的犯罪分子,不应再适用缓刑。况且,第七十七条第二款还规定“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 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那么,缓刑考验期内新的犯罪就更应该
2023-08-17
根据法律规定,发短信威胁恐吓,如果没有造成实际不良后果和伤害的,不构成犯罪,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需要给予行政处罚。一般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
2023-08-17
鼓励举报人尽可能提供被举报人的姓名、单位、住址和税务违法事实证据。偷税罪的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逃避纳税义务和非法获利为目的。所谓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逃避缴纳税款义务的行为,其结果会使国家税收受到影响,
2023-08-17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