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要手写盖章,打印后签名盖章也是有效的。最好每张都签字按手印。合同一般写明,当事各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第三十二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第五条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
2024-10-19
公民有权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那么,如何订立有效的自书遗嘱,以避免日后继承人为遗产之事起纷争呢?如果仅盖章或仅摁手印,则这样的自书遗嘱不发生法律上的效力。订立遗嘱的时间对遗嘱的效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必须有两名的无利害关系人加以见证,其中一人完成遗嘱的书写
2024-10-16
借款人向他人借钱时,可以根据以下要点写借据:标题为“借据”,正文内容包括借款人、出借人、借款金额、期限、还款期限和利息等。借款人需要签字、按手印并填写日期。即使
2024-10-14
借贷关系中,借条手印不需要出借人和借款人同时按,只需要借款人按或签名。借条有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以及出
2024-10-12
在二手房买卖协议中只要买卖双方签字按手印都会具有法律效力的。有的父母将房屋登记在未成年子女的名下,又将房屋出卖,因法律明确规定,监护人非因被监护人的利益,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因而无法办理过户手续。这种情况法律上称为无权处分。
2024-10-10
借条是一种可以打印的文件,需要借款人签字确认并注明身份证号码,最好有见证人在场。打印好的借条,如果对方当事人签字盖章或按手印,视为有效。借条只要包含债权人姓名、
2024-10-10
当遇到借条不还钱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问题。首先,如果有欠条、借条或合同,但协商无果,可以向法院起诉并要求判决对方支付欠款。如果没有相关文件,建议收集证据来
2024-10-05
借条并不一定需要按手印,签名或手印都可以。但只有在出借人履行了出借义务后,借条才会生效。借条要满足几个条件才有效,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
2024-10-05
打印借条只有手印可以,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也有效。借款双方应核实债务人身份并要求当面书写借条,避免他人代签。对于借款人同时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情况,债权人需明确
2024-10-03
征地拆迁中,口头承诺+空白协议是征收方经常会使用的违法征收组合拳。一方面是甜言蜜语式的大包大揽的承诺,当事人提什么要求都先答应,但就是不写入补偿协议。另一方面,协议留下大片空白,甚至就是一张空白纸,就催促被征收人在上面按手印签字,法律风险全部由被征收
2024-09-28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在合同上按手印并不是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所以合同是没按手印,但签字的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第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
2024-09-23
在民事诉讼中,申请法院执行的条件主要有:。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加盖公章;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由本人在强制执行申请书上签名或捺手印。强制执行申请书不得使用圆珠笔书写,不得使用复印件
2024-09-21
借条上的手印是有效的。借条通常需要借款人和出借人签字和盖章。如果当事人在借条上按手印,法院会认定手印具有与签字或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借条不一定要求按手印,只要清
2024-09-21
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024-09-13
离婚协议书可以不用按手印。只要夫妻双方都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可以通过意思表示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当双方确定了离婚协议书的内容后,表示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2024-09-11
亲兄弟之间借钱也要写借条。借条需要包括出借人和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借款人需要签名并按手印,同时提供联系电话和住址。借条生效的条件是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
2024-09-09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