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过程中,拆迁方常常会要求被拆迁人将签字的协议拿回去盖章,然后再送回来。被拆迁人容易被拆迁方的安排所迷惑,不知道真正的目的。实际上,拆迁方可能会修改补偿条件或其他
2024-07-24
被拆迁人拒绝签字并不意味着拆迁方无法拆除房屋。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在没有签订补偿协议并完成补偿和搬迁的情况下,拆迁方仍有权依法拆除房屋。拆除需满足
2024-07-24
被拆迁方可以先与拆迁方就补偿问题进行协商,是否可以通过约定支付补偿的期限,支付的方式、支付的金额进行分期等等,协商好后,重新签订补偿协议,从而缓解双方矛盾,各自退让一步,达到协商解决的结果。如果通过协商或者政府调、裁决不满意的,被拆迁方一定要在收到裁
2024-07-20
“这是政策,谁也不能改变政策”,通常,拆迁户都会遇到这样的说辞,而在签订协议后,有很多拆迁户就发现每家的补偿单价并不一样,因此,逆推出来就是“政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此时因为签订了协议,只能忍气吞声。
2024-07-05
如何运用正当的形式,运用法律程序去维权呢?首先,进入拆迁的初期,被拆迁人一定要注意搜集有关拆迁方面的各项文件,包括公告,通知,甚至公开信,尤其是要搜集搬迁奖励的方案、拆迁许可证、安置补偿实施细则及办法等。另外,对于已经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被拆迁户,
2024-07-05
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征收部门与被拆迁人签订补偿协议的,征收部门支付补偿款后,被拆迁人不搬迁的,是可以强制执行的。第二十六条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
2024-06-28
随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逐渐深入人心,土地、房屋的征收行为已经有了法律依据。然而,地方政府又创设了所谓的“协议拆迁”模式,这种拆迁方式并没有严格的法律
2024-06-17
在征地拆迁中,经常有不少当事人反映说,在签完补偿协议时,拆迁方会将双方的协议原件全部收回,说是要上报盖章,一份协议都不会给当事人。那么,拆迁方这么做,到底有什么目的呢?很多被征收人并不清楚。下面即明拆迁律师就结合拆迁实践,来为大家分析为什么在签订协议
2024-06-09
在征地拆迁中,经常有不少当事人反映说,在签完补偿协议时,拆迁方会将双方的协议原件全部收回,说是要上报盖章,一份协议都不会给当事人。那么,拆迁方这么做,到底有什么目的呢?很多被征收人并不清楚。下面即明拆迁律师就结合拆迁实践,来为大家分析为什么在签订协议
2024-06-08
在征地拆迁中,经常有不少当事人反映说,在签完补偿协议时,拆迁方会将双方的协议原件全部收回,说是要上报盖章,一份协议都不会给当事人。很多被征收人并不清楚。下面即明拆迁律师就结合拆迁实践,来为大家分析为什么在签订协议之后拆迁方会拿走双方的协议原件,会不会
2024-06-07
在征地拆迁中,经常有不少当事人反映说,在签完补偿协议时,拆迁方会将双方的协议原件全部收回,说是要上报盖章,一份协议都不会给当事人。那么,拆迁方这么做,到底有什么目的呢?很多被征收人并不清楚。下面即明拆迁律师就结合拆迁实践,来为大家分析为什么在签订协议
2024-06-06
在征地拆迁中,经常有不少当事人反映说,在签完补偿协议时,拆迁方会将双方的协议原件全部收回,说是要上报盖章,一份协议都不会给当事人。那么,拆迁方这么做,到底有什么目的呢?很多被征收人并不清楚。下面即明拆迁律师就结合拆迁实践,来为大家分析为什么在签订协议
2024-06-05
拆迁协议审计不通过,被拆迁人仍能获得补偿。一位村民在与拆迁方签订协议后,房屋被拆除,但拆迁方以协议未通过审计为由拒绝支付剩余补偿款。法院判决支持村民的诉讼请求,认为
2024-05-05
拆迁协议审计未通过,被拆迁人的补偿权益是否受到保障?一起案例中,被拆迁人张先生与拆迁方签订了搬迁补偿协议,约定了补偿条件。尽管协议缺少拆迁方的签章,但张先生已经履行
2024-05-05
拆穷还是拆富,就看补偿协议签得好不好。山西太原拆迁户老顾抱怨道:拆迁没赶上好时候,拆迁方给咱们出了一道世纪难题。货币补偿每平方最高给840一平,对于周边8000多一平的房价来说,这样的选择自然是没人考虑了。据老顾说,隔壁镇前几年的拆迁政策和这个一模一样,到现
2024-05-03
拆迁协议审计未通过,被拆迁人是否能获得补偿?这是一个被拆迁人常遇到的问题。一位村民在拆迁过程中遇到了困境。法院判决认为,尽管拆迁方没有在协议上盖章确认,但被拆迁人已
2024-05-01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