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质证,指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在法官主持下,于证据交换或庭审中,对对方展示的证据进行辨认、质询 、说明、解释以确定证据效力的活动。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
2024-07-24
刑事案件二次开庭程序为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开庭、法庭调查、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调查核实证言及鉴定意见、调查核实证据、法庭辩论和最后的陈述、判决。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
2024-07-24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刑事案件中证人是不可以旁听法庭审理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亲身感知的事实,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评论性语言。证人在作证
2024-07-04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中运用最为广泛的证据之一,对于司法机关准确、及时查明案件事实,正确运用法律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对证人提供保护的重要 性也受到重视。出庭作证是证人的基本义务之一,世界各国普遍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证人出庭作证的义
2024-06-17
(四)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或者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提出意见的;(六)公诉人出示、宣读开庭前移送人民法院的证据以外的证据,或者补充、变更起诉,需要给予被告人、辩护人必要时间进行辩护准备的;在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前发现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可以
2024-06-08
证人证言是一种适用最广泛的诉讼证据,也是核实和鉴别查明其它证据并使之更加确切的有效手段。然而据有关数据统计证人亲自出庭作证的情况不容乐观,仅有5%证人出庭给刑事诉讼的公证性蒙上了一层阴影。美国和德国的刑事诉讼法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是权利和义务的统
2024-06-03
当事人向法庭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时间要求不再适用《民诉证据规则》规定的“举证期限届满前十日”,而变为“举证期限届满前”。并且,法院经审查决定批准证人出庭作证的,会事先通知;未经法院通知,证人不得擅自到庭,当事人也不得擅自将证人带到法院等候出庭作证。但是
2024-05-31
聊天记录是可以作为认定借款事实的依据的。当事人以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原件。之所以要求向法庭提交原件或原物,是因为无论书证还是物证,其真实性均与证据载体的物理特性有关。要求证人出庭作证,鉴定意见、勘验笔录不仅要提供原件,当事人还可申请鉴定人、勘
2024-05-17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2024-05-11
证据规则内容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浅析刑事诉讼证人出庭的几个问题。 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主要是指控、辩双方对证人证言有明显争议,争议证言与定案直接有关,提供这样证言的证人原则上应当全部出庭作证。 刑事诉讼法对证人的出庭问题,法律应当作出明确、具体的规
2024-05-04
劳动仲裁中,证据的提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视听资料的证据种类,除了提交实物证据外,还需要提交书面文字材料。二是如果提交了含有证人证言的材料,还需要向仲裁庭提交证人出庭作证的书面申请。三是提交给仲裁庭的证据必须是复印件,并且需要与原件核对无误。四是对
2024-04-28
通知天津市质量管理协会鉴定人员出庭作证。申请人对其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根据《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条之规定,特申请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决定》第十一条规定:在诉讼中,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经人
2024-04-20
证人出生作证通知书,应该包括的内容证人的信息、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证人出庭作证的权利、对证人的保护措施、出庭作证时间等。第四十三条 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
2024-04-10
1、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其提出申请的期限不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的限制。 异议成立的,应当
2024-04-05
(一)辩护律师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二)调查取证申请书应当一式两份,一份交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一份由律师事务所留存。
2024-04-0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9条的规定,控辩双方要求证人出庭作证时,必须向法庭出示相关证据,并说明拟证明的事实。法庭可以
2024-03-27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