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
2022-05-06
车子已经抵押给他人,他人就合法占有了车子,一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非法占有的目的,实施了秘密转移他人财物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财物所有权,构成盗窃罪。第一种意见认为,偷偷开走自己所有但抵押给他人的车辆不能构成盗窃罪。
2022-05-06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符合诈骗罪中数额巨大的量刑标准。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影响到是否构成诈骗。在笔者办理的数起诈骗案件中,笔者均是抓住这个关键实现辩护成功,为当事人争取到无罪释放。
2022-05-05
但是,如果债务人有能力偿还或者有可执行财产而拒绝偿还100万元的话,可能会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掉罪,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等。可以跟这行协商分期还款,积极协商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倚老卖老。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2022-05-05
不当得利人应将其所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2-05-05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2-04-29
1、电信诈骗40万元,数额巨大,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
2022-04-28
构成集资诈骗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2-04-28
无主物不属于侵犯财产罪的对象。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而且除故意毁坏财物罪外,都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侵犯公私财产关系的行为。
2022-04-28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第四条 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判处死刑。
2022-04-28
婚内诈骗罪的四要件是什么?行为人以欺骗手段取得财物后,将该财物用于个人挥霍。婚姻诈骗罪必须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犯罪故意。诈骗的财产应属于一方婚前财产或与被害人有关系的其他人的财产。
2022-04-28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中国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的一项罪名,是介于盗窃罪与抢劫罪之间的一种犯罪形态。此外抢夺的情节对定抢夺罪也具有影响。因此,抢夺公私财物数额不大,情节显著轻微的,不构成犯罪。
2022-04-27
1.抢劫罪立法上没有对抢劫数额和情节作限制性规定,只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公私财物的,就构成了抢劫罪。
2022-04-27
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2022-04-27
盗窃罪与破坏电力设备罪容易混淆的地方在于,行为人以非法占有的目的对电力设备进行盗窃,同时也破坏了电力设备,危机公共安全。
2022-04-27
劫持汽车罪的行为意在控制汽车按自己的意图行驶,而抢劫罪的目的在于非法占有财物。劫持汽车罪所侵害的客体为公共安全,包括交通运输安全和不特定乘客的生命健康安全,而抢劫罪的客体则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特定公民的人身健康权利。劫持汽车罪的对象仅限于汽车,而抢劫
2022-04-24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购房定金的退还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给付定金方不履约,无权要求返还;收受定金方不履约,应双倍返还。对于商品房销售,符合销售条件的房企在订立合同前收取预订款性质费用的,订立合同时应抵作房价款,未订立合同则应返还。只有在合同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或认购书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