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伤残十级不离职,获得以下赔偿: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其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
2024-06-09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怀孕期间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的补偿金。具体支付标准如下: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
2024-06-09
根据国家规定,劳动者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标准是以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数额为界限,低于该数额的劳动者无需缴纳个税,高于该数额
2024-06-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要支付劳动者相应的赔偿金。根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
2024-06-09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应当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或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即使
2024-06-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的情况下,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如果是用人单位不续签或者降低待遇导致劳动者不续签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劳动者在本单位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如果劳动者自
2024-06-09
工伤死亡赔偿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无需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以下工伤保险待遇: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其他。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
2024-06-08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无论是试用期还是正式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都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除非劳动者存在严重违规或不符合录用条件等情况,用人单位
2024-06-08
公司拆迁员工不愿意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可视为因为客观原因变动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而终止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024-06-08
第十六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
2024-06-07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如果公司解雇孕妇,应当按以下标准的双倍计算赔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对于工龄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2024-06-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公司搬迁后解雇员工需要按照一定的赔偿标准进行补偿。具体标准是,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需补偿一个月的工资;工作时间超过六个
2024-06-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公司停业时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者在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作时间超
2024-06-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公司停业解散时应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工作年限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
2024-06-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公司解散时需要按照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年限进行赔偿。具体标准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
2024-06-07
我国法律对劳动工伤的赔偿标准作了详细规定。医疗康复费用包括医疗费、康复性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交通食宿费。伤残待遇补助标准包括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及陪
2024-06-06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哺乳期内调岗的合法性问题。用人单位在调岗时需与员工商量并得到同意,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合同。女职工不同意调岗时,应继续执行原岗位。调岗需符合生产经营需要、工资水平相当、无侮辱性和惩罚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