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权并非债权属性之一,而是属于民事权益范畴。继承人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无偿获得被继承人遗留下来的财产的权力,具备财产和人身特性。同时探讨了父母的亲兄弟姐妹有继承权的问题以及十年前放弃继承是否需要公证等问题。文章旨在解答关于继承权的法律疑问。
2025-04-26
继承权公证无需彩礼,只需支付公证费用的问题。继承权主体包括法定继承人、遗嘱指定的继承人以及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三类。同时,文章还阐述了继承权的放弃与丧失的区别。
2025-03-22
放弃继承权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当事人的不可撤销性。公证书具有可靠的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效力。公证机关作为国家的司法证明机关,在公证过程中认真核实公证对象,确保公证书的法律证明力。对于涉及收养和经济合同等特定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以使
2025-03-19
1,老人的遗产,是所有继承人的共同财产。2,继承人对共有的财产的分割协议,只要每个继承人同意并签字,即可产生效力,任何继承人都不得违约。办理房产继承手续必须经过房屋评估、继承公证、申请产权登记等办理过程。若部分合法继承人自愿放弃继承权,必须出具放弃财产
2025-01-13
出具继承权公证之前,对未经公证的遗嘱的处理方式。例如,甲生前立有未经公证的遗嘱,指定女儿乙一人继承房产,某公证处在确定了其他法定继承人都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后,依法定继承方式为乙出具了继承权公证书,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此结果与甲的遗嘱意愿相同,没有不妥之处
2025-01-04
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对遗产进行继承时,是从被继承人死亡后开始的,只有能提供被继承人死亡的证明,继承遗产是不需要先销户的。继承人已经放弃了继承权,是否允许翻悔,我国司法实践中,按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执行《继承法》“意见”,遗产处理前或诉讼进行中,继承人
2024-11-13
继承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是公民依法继承他人遗产的的权利。因此,放弃继承权公证必须由继承人亲自为之,不允许他人代理,当事人到公证处有困难的,公证处可派公证员到遗嘱人的居住地办理。本人签字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当事人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真实、合法,
2024-11-01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1124条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时,可以不进行强制公证,但必须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声明。如果没有声明,将被视为接受继承。同样地,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60天内必须作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声明,否则将被视为放弃受遗赠。
2024-10-22
房产继承程序房产继承应先到被继承房产公证处办理房产继承公证,再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房产继承手续。如果法定继承人不只一个,而房产只过户给其中一人的话,需要其他人的书面同意,表示放弃对房产的继承。
2024-10-15
另外,放弃不动产的继承权,需要进行公证。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翻悔的,不予承认。
2024-10-11
王某向公证处提出继承权公证申请,要求继承其母许某遗留的位于本市辖区内的一套房产,经审查得知,王某申请继承的这套房产是其父母共同出资购买的房改房,已取得100%产权,属于王某父母的夫妻共同财产。申请人王某称自己的父亲、外祖母和四位舅舅均同意放弃对上述房产的
2024-10-08
遗产继承公证可以使遗产继承合法化,可以减少遗产继承过程中不必要的纠纷,有效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遗产继承具有较强的执行效力。因被继承人xxx的父亲、母亲和妻子均先于其死亡,现其女儿xxx表示放弃对上述遗产的继承权利,故被继承人xxx的上述遗产应由其儿子xxx一人
2024-08-16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同时,放弃继承权不能附带其他条件或将自己放弃的权利转给他人,否则,应按接受继承办理;公民申办放弃继承权公证,应是其自愿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任何在受胁迫、受欺骗情况下作出的放弃继承的意
2024-08-08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应当由其住所地或行为发生地的公证处管辖。当事人应当亲自办理,不得委托他人。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第一千一百
2024-08-01
我国《继承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因而,法律虽然允许公民自愿放弃自己的继承权,但放弃继承权应当依法做出明确的意思表示。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应当由其住所地或
2024-07-31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