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准母亲因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导致流产,将肇事者告上法院要求赔偿。原告称,事故发生后被送往医院,被诊断为软组织损伤,三周后停经一个月后被查出已受孕。准母亲在医生的建议下决定进行流产手术。法院认定肇事者全责,被告公司同意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5000元,保险
2024-03-20
医院与迟女士亲属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后,实施了拟定手术。手术中,主治医生发现迟女士腹腔有暗褐色液体约1000毫升,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在未与迟女士及亲属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实行了剖腹探查术,发现迟女士卵巢囊肿破裂,为此做了右附件切除术。为此,迟
2024-02-27
原告杨×,女,1953年2月13日出生,汉族,干部,住射阳县合德镇新四村196号。医生起初检查不全面、诊断错误,耽搁了腹内大量出血的治疗时间,导致刘洋手术后于次日凌晨4:35死亡。被告的医疗措施存在明显过错,与刘洋死亡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2024-02-11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
2024-01-04
事故罪对被告人赵九兴依法提起公诉。赵九兴是阳城县某医院的外科医师。2004年5月14日凌晨2时许,当地一孕妇刘某足月临产来到该医院就诊。赵九兴对刘某进行检查、询问后,认为属危重病人,经征得其家属同意,决定给刘某做剖宫产手术。但刘某手术后4小时出现血压降低、口
2023-12-04
被告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及医生李-岚根据第三人的要求,为其实施引产手术终止妊娠,是履行正常的医疗职责,并无不当。国务院颁布的有关医疗制度的法规中没有终止妊娠手术必须由丈夫签字同意的规定,因此,被告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允许被告陈*利在第三人的“家属手术通
2023-11-28
规范医疗行为,认真执行病案书写制度。新入院病人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病案书写;急、危重病人当场完成。临床上有许多诊断及治疗性的操作,由于病程记录未记载而引发纠纷。如发烧病人给予物理降温由于未记录,患者投诉未处理;外科骨折病人复位手术未及时记录,患者出现问题
2023-10-21
犯罪嫌疑人杨某某是该医生的一名患者,被确诊为患有直肠癌,该患者曾在该医院做手术,死亡医生是其主诊医生,患者可能对医生诊疗服务不满意,才故意行凶的。该事件明显是属于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不能按医疗事故处理,行凶人员已经被公安机关控制,会按故意杀人罪追究刑
2023-09-30
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
2023-08-22
2、患者还应把住院清单以及缴费单等一系列单据都保存好,因为单据上有麻醉药以及手术中相关药品的名称,如果施术医生想改病历,但住院清单是电脑所打,无法更改药品名称,这也是患者保存医疗事故证据的窍门所在。
2023-07-27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司法实践中,患者的病情不同或者医生不同,具体治疗方式也不一样,不能说对患者做了二次手术就可以认定医疗机构或医务工作者一定存在重大过错,这里要注意,患者不配合医疗机构的要求做二次手术从
2023-07-26
如果出现医疗事故,可以起诉医疗机构要求赔偿,对美容整形方面的伤残鉴定技术要看医生有无相关资质,所以起诉时一般可以追索手术费、后续治疗修复费用、误工费、交通费、精神损失费等等。
2022-10-25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手术,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2-09-08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2-04-28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判刑标准: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
2022-03-10
目前该案件已经由深圳当地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立案调查,而涉事医疗机构的其中一名主刀医生虽然具有行医资质,但没有通过我国美容主诊医生备案,而该案件大概率是医疗机构的责任,如果调查后确实属于医疗机构责任的,医疗机构要承担赔偿责任。换言之,手术成功还是失败,一
2021-10-30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