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建议在签订合同时候,能把首付压到30%,中期交纳30%。
2024-06-28
有些装修公司在施工时会将报价单上的材料替换为假冒伪劣产品,或者在施工时故意加大材料的损耗量,以此为借口加大工程量。
2024-06-24
如果双方当事人有意向合伙开一家装修公司的,那么需要签订一份合伙协议,明确合伙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以及合伙财产等事项。本文提供了一份装修合伙法律合同范本,包括合伙人的基本信息、合伙的事项、合伙财产的规定、经营的期限等内容。在合作初期,双方应明确各自的职责
2024-06-18
很多装修公司会有意的增加一些装修的项目,在测量家居面积时会多报,在装修事项上会多报甚至谎报,以此来增加工程量,使装修的费用更加的高。同时我们也可以多参考一些装修的图片和式样,同时参考已经设计好的房子,做的有效的成本控制。说了是装修合同中的陷阱,那么就
2024-06-04
签署装修合同、预算书、材料交接单、工程变更单、付款凭证以及结算书等时,一些消费者为图方便往往不要求装修公司在这些文件上加盖公章,而是觉得只要有具体经办人的签字即可。殊不知,这存在着极大的法律风险。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除了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签字能够代表公
2024-06-03
当所有的设计和工程预算都谈妥后,签订装修合同是装修开工前必须履行的一道手续。材料进场的时候,最好要自己亲自到场,带上合同和报价单,并请懂行的人或监理到场一起验收。
2024-06-02
本文是一份租房合同,甲方为出租方,乙方为承租方。合同内容包括房屋的坐落、面积、装修及设施、设备,租赁期限,租金及交纳时间,租房押金等。双方约定乙方应提供真实有效的房产证、身份证等证件,乙方应注意爱护房屋装修、设施、设备,乙方支付水、电、煤气、电话、网
2024-05-24
装修合同是装修前业主与装修公司签订的约束性协议,关系到装修过程中合同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因此对整个装修非常重要。装修合同看似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从消协及装饰协会的投诉材料看,不少装饰公司仍然利用消费者对合同文本不熟悉,在个别条款上钻空子,为消费者装修
2024-05-20
业主要确定与哪个装修公司签订合同,确定签约意向。装修公司需要设计装修图,交与业主,业主如果满意装修图,需要确认设计。家装者要把所有的设计和工程预算都谈妥后,签订装修合同才能够履行。在签订合同时,要注意装修公司的主体身份,合同的纠纷解决方式。
2024-05-05
8、工程完工后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保修期,客户可依具体情况与公司商议,保留原证件或扣留部分工程款作为装修的质量保证金,
2024-04-25
个人装修合同的注意事项包括选择正规的家装公司、审查公司手续是否齐全,对设计方案和预算报价要详细审定,保存装饰公司提供的材料样品以备检查,明确施工工期、验收程序、制作过程说明和违约金赔付比例。合同应由法定代表人签订,并附上委托书、工商执照和资质证明的复
2024-04-09
9、如果在装修过程中出现方案的修改、项目的变更,或是预算的变化时,业主要和装修公司修改合同中的这些部分,再重新签署一份装修合同。
2024-04-07
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全装修房合同的几点建议。首先,消费者在签订合同前应仔细查看装修材料和设备的清单,包括产品名称、品牌、型号、规格、颜色和产地等详细信息,特别是空调、厨房设备、卫生洁具和热水器等,不仅要求列出品牌,型号也很重要。其次,由于消费者
2024-03-07
本文介绍了最简单装修合同的撰写方式和签订装修合同的注意事项,并提到了装修合同纠纷的管辖问题。最简单装修合同应包括甲方和乙方的基本信息、工程地点、承包方式、工程期限、工程价款、验收和保修等条款。在签订装修合同时,需要明确工程价款的支付方式、质保金的返还
2024-03-02
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在房屋平面图中标明长、宽等基本数据,并尽可能地要求开发商同时提供电器、供水、照明以及其他路线和专修的平面图。保证购房者知情权的同时也为今后解决争议提供主要的依据。对于购房者而言,应把装修标准具体化,应当尽可能写清装饰材料和设备的商
2024-02-29
所以如果有可能,最好能复印一份装修公司的最初给您看的完整报价单,以免在签订合同或是增减项目时,装修公司偷梁换柱,改换价格。
2024-01-19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因此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严重后果如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将受到刑法处罚。具体刑罚根据肇事后的行为如逃逸、事故责任等有所不同。此外,解释还规定了特定情况下交通肇事罪的定罪处罚情形,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