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中的各项请求,包括判决离婚、孩子抚养及抚养费承担、对方抚养时的探望权、财产分割、经济帮助和损害赔偿等。文章还提到了结婚和子女出生的具体时间,符合法定离婚情形。同时,文章也给出了在离婚诉讼过程中原告应做好的准备,如咨询律师、保存有效证件和财产凭
2025-09-04
孕期离婚财产分配的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离婚时应按协商、男女平等、法院判决、补偿和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分割。无过错方在特定情况下可请求损害赔偿。
2025-07-16
男方A某某与女方B某某的离婚纠纷答辩状。答辩人A某某表示夫妻感情尚未破裂,但被答辩人B某某存在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的行为。A某某同意离婚,但责任在于B某某,并要求法院做出公正判决,保护其合法权益,包括儿子抚养权、财产分割、精神损害赔偿等。
2025-07-04
朱某某和田某某的事实婚姻关系及离婚诉讼案件。朱某某和田某某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经历婚姻纠纷后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田某某提供了证据证明朱某某与小学同学童某有不正当关系。法院认定双方婚姻关系属于事实婚姻,并判决准予离婚,同时支持田某某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
2025-07-01
一桩再婚夫妻之间的不和,最终导致的威胁行为及离婚事件。南宁市某单位干部陈某恐吓妻子黄某及女儿,并在客厅挖坑引发恐慌。黄某求助后,法院认定陈某行为构成精神损害,准许离婚并判决陈某赔偿精神抚慰金。
2025-06-28
一方婚前出轨导致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问题。根据婚姻法,无过错方有权要求过错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且过错方在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上可能会受到法院少分或不分财产判决。在分割共同财产时,需遵循男女平等、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有利生活和方便生活等原则,同时不得滥用权利
2025-05-29
婚外出轨的法律责任。在我国,婚内出轨并不构成犯罪,但如果婚姻关系无法维持,可收集证据并协商离婚或提起诉讼。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但仅适用于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情形。若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则不支持损害赔偿请求。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求,法院
2025-05-26
一对原被告之间的离婚纠纷。原告要求法院判决双方离婚,并请求抚养子女、分割财产及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原因是被告与第三者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不顾家庭及原告劝告仍与其同居。原告提供了相关证据以支持其诉求。
2025-05-17
离婚诉讼中财产补偿的履行期限及相关问题。判决书应明确载明履行期限,一方未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离婚损害赔偿范围包括重婚、同居、家庭暴力和虐待、遗弃等行为。
2025-05-03
家暴离婚起诉书的撰写方式,详细描述了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以及原告提出的一系列诉讼请求。原告请求判决离婚,并要求抚养子女、分割财产、支付经济补偿金和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同时,原告陈述了结婚和子女出生的具体情况,以及离婚的理由和依据,包括是否存在家暴等法
2025-04-28
一起因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案件。丈夫因怀疑妻子婚前与他人同居,对妻子不信任,并长期通过信件恶言骚扰妻子。妻子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法院最终判决夫妻感情破裂,准许离婚,并判决丈夫赔偿妻子精神损失费。虽然丈夫提出反击指控,但未提供具体证据支持。
2025-04-12
夫妻财产分割的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离婚分割财产时应区分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个人财产则包括婚前财产和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等。离婚时,双方应协议处理共同财产,如协议不成,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学习法律知
2025-04-04
在因家暴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离婚时,财产分割的处理方式和相关规定。根据我国法律,受害方可以选择协商处理共同财产分割,并可主张损害赔偿权利。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进行判决。还讨论了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和各种形式的家庭暴力。
2025-03-25
某市法院准许离婚并判决男方赔偿女方精神损失费的案件。男方因怀疑女方婚前与他人同居,导致夫妻关系破裂。法院判决双方离婚,同时认定男方在离婚过程中的信件辱骂和骚扰行为对女方及其家人造成了精神和人格损害,判决男方赔偿女方1万元的精神损失费。
2025-03-20
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权利保护,包括提起离婚诉讼、请求损害赔偿、提起刑事自诉等。对于如何起诉离婚遭遇家暴,需要撰写起诉状、准备证据、起诉、庭审准备、送达起诉状、离婚调解和开庭审理等步骤。在离婚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诉讼请求,判决是否准予离婚,并
2025-03-16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