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认定事实清楚和适用法律正确、刑事案件量刑适当的原审有罪判决和正确的原审无罪判决,应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通过第二审开庭审理,查明事实后直接改判。一审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一律实行开庭审理,包括公开和不公开开
2024-10-15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在实行一审终审制时,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成为确定的判决、裁定当事人或有关人员不得上诉。因此,裁定与一审终审的判决、法律效力相同。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为一审终审。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依照刑法规定在法定刑以下
2024-10-15
法院诉讼文书样式8 ××××人民法院 刑事调解书 ×刑初字第××号 自诉人……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 审判员×××进行了审理。
2024-10-14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离婚案件是适用简易程序的话,三个月内就要审结,而要是普通程序则为
2024-10-13
二审终审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即:一个民事案件经一审法院审理后,任何一方当事人对一审裁判结果不服,可在收到一审判决书后15日内或在收到一审裁定书后10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二审判决在送达当事人时即行生效。但是,再审程序并非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只是
2024-10-13
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开庭审理的,审判人员是不同的,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一审人员要回避。(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
2024-10-13
一、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第二审程序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而发生,而第一审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诉权而发生。一审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一律实行开庭审理,包括公开和不公开开庭审理;二审中,人民法院除应采取开庭审理方式外,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根据上述文章内容,我们可知,二审程序和一审程序是有很多区别的。
2024-10-13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36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进行审理后,应根据不同情形进行处理:一是如果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应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维持原判;二是如果原判决认定事实无误,但适用法律错误或量刑不当,
2024-10-13
如果两个法院对案件具有管辖权的,由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管辖权确定后,由法院确定审判人员,而不能指定审判人员。第三十八条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确有必要将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报请其上级人民法院
2024-10-12
一审终审,并不能保证经过了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全部得到了合法审判,在当事人不服小额诉讼裁判或裁判确有错误的情况下,还必须考虑到司法效率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平衡,即对“一审终审”给予救济。
2024-10-12
非法经营罪判决书的下达时间取决于不同的情况。对于普通程序一审公诉案件,非法经营罪判决书应在受理后一个月内宣判,最长不超过一个半月。特殊情况下,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在受理后
2024-10-12
根据二审终审制度的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在作出判决和裁定之后,还不能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只有在法定的期限内有上诉权的当事人没有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的情况下,第一审判决、裁定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因此,中国的两审终审制也称为“四级两
2024-10-1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后,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的规定,上诉期间是15天,因此一审判决书的生效时间是在上诉期过了之
2024-10-10
本章规定了民事判决、裁定和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方式和执行机构。具体包括: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之同级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其他法律文书由
2024-10-10
可撤销婚姻案件适用何种程序作了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婚姻当事人因受胁迫而请求撤销婚姻的案件,应当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简易程序是一审程序的一种,是基层人民法院和其派出的人民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的一种程序。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民事纠纷案件,除适
2024-10-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应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需要得到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准。上诉是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判决、裁定提出
2024-10-09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