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工伤赔偿诉讼案中需要提交三类证据来证明当事人的主体资格、民事法律关系成立和赔偿事项。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包括身份证明资料、主体登记资料、变更登记资料以及死者亲属的继承人证明。证明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包括公安交管部门制作的《道路交通
2024-09-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起诉或应诉时需要提供必要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本文列举了在交通事故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向法院提供的主要证据。包括公安机关的调解书、调解终结书或无违章行为造成事故的结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上级公安
2024-09-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期,可以经过本院院长批准延长一个月。普通程序审理交通事故诉讼的时间一般为立案之后六个月内审理完毕,之后大约半个月可
2024-09-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请求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通过公安机关调解无法解决纠纷,交通管理部门会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经过公
2024-09-15
交通事故赔偿有期限。受害人应当在治疗终结后一年内向对方主张赔偿,否则过诉讼时效。交通事故致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其民事诉讼的时效为1年。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其民事诉讼时效为2年。
2024-09-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提高,车辆数量增多,交通事故频发。驾驶证机动车人员违反交通规则引发事故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受害者常常无法及时获得赔偿。交通事故意外险的赔偿期限是多久?交通事故赔偿有时效,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为3年,受害人应在治疗终结后3年内
2024-09-14
此外,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还包括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交通事故涉及到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是一年,一般自治疗终结之日起算。
2024-09-12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经过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调解,各方当事人无法达成一致,调解终止或达成协议后,任何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在赔偿诉讼中,
2024-09-12
原告王某在工作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头部受伤。被告被认定为主要责任方,原告获得工伤赔偿后,又向被告提起诉讼要求侵权赔偿。法院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并减轻了
2024-09-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因此,在离婚
2024-09-12
损害赔偿案件属于侵权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9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当事故发生地与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地时,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可以由两个法院管辖,一个是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另一个是被告住所地法院。很多
2024-09-09
任何诉讼中,证据都是十分重要的,交通事故相关争议以及诉讼也是如此。因此,当事人需要了解类似问题:例如交通事故赔偿案件怎样取证?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新的证据”的范围的,人民法
2024-09-09
刑事庭审的程序包括宣布开庭、核实出庭情况、告知诉讼参与人权利、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被告人陈述、法庭陈述辩论质证、法院作出判决等步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024-09-09
本文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主要特征。首先,人民法院在赔偿诉讼中处于主导地位,组织参与诉讼的各方当事人、第三人、诉讼代理人和证人等,进行损害赔偿方面的诉讼活动。其
2024-09-09
如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即使双方当事人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赔偿协议的,仍然要对犯罪行为进行刑事定罪和处罚,或者对于当事人自行达成协议后,一方又不按照协议履行义务的,也可以报警交由交警部门立案处理,或者起诉,由法院立案审理。
2024-09-08
本文是一份交通事故死亡赔偿协议范本,包括了甲方和乙方的身份信息以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协议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乙方同意一次性赔偿甲方各种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共计万元;甲方同意接收赔偿款项并放弃对乙方的其他权利;双方同意通过非诉或诉讼方式解决保险赔偿事
2024-09-08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