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被抚养人已年满十八周岁,已不具备被抚养条件,要求支付其十八周岁以前的抚养费的,诉讼时效从不具备抚养条件之日起算
2024-10-18
劳动争议诉讼,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它通过司法程序保证了劳动争议的最终彻底解决。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又有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普通时效为三年。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
2024-10-18
《人民调解法》第二十六条: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
2024-10-18
民事判决,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依照法律,对审理终结的诉讼案件或者非诉讼案件,就当事人民事实体权利义务的争议,或者就确认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作出的决定,民事判决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判决书。民事裁定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裁定书。
2024-10-17
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三条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判决后,查明被告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
2024-10-16
债务纠纷诉讼,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7日内立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
2024-10-16
公司注销后,其主体地位消失,与其他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因此不能被起诉。起诉需要满足条件: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即使公司注销,债权人仍有权要求
2024-10-1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个人债务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如果另一方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以申请参加该案件诉讼的。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
2024-10-15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是分开的,判处缓刑后不进行民事赔偿的,法院是不会改判成实刑的,被害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
2024-10-1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出票人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通过贴现、质押取得票据的持票人主张票据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三十四条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在公示催告期间,以公示催告的票据质押、贴现,因质押、贴现而接受该票
2024-10-13
民事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庭前准备、开庭审理和判决等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利,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起诉必须受理,并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起诉,法院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
2024-10-12
违反赡养义务造成赡养人权利受侵害,被赡养人可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判决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即承担必要的赡养费义务。违反赡养义务的赡养人,违法行为的程度未构成刑法上犯罪时,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应处罚。
2024-10-11
(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向当事人送达事故认定书时,应告知事故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期限和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予调解。当事人在申请中对检验、鉴定或者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当事
2024-10-10
因为法院要求诉前保全措施,应当保全后半个月内起诉。与诉前财产保全有关的民事争议必须有给付内容。诉前财产保全属于应急性的保全措施,目的是保护利害关系人不致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被裁准后,就起诉或不起诉有选择的权利。如果
2024-10-09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权人应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违法所得进行赔偿,同时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果实际损失或违法所得无法确定,法院将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
2024-10-09
有具体还款日期的为还款日期届满之日起两年内,没有还款日期的为二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
2024-10-08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