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在常见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包括民间融资和银行贷款融资。企业可能面临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骗取贷款罪、高利转贷罪以及合同诈骗罪等法律风险。因此,企业应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以避免触发刑事责任的追究。
2025-07-30
房子抵押贷款的合同获取问题。合同由金融机构或贷款机构提供,可通过营业网点、客户经理联系或官方网站等途径获取。欠债一般情况下不会判刑,但涉及欺诈或抗拒执行等违法行为则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若房子抵押贷款合同丢失,应及时联系银行并提供必要证明文件,填写合同补
2025-05-16
欠高利贷的后果。拖欠高额利息贷款会带来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如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借款人面临财产强制执行措施甚至承担刑事责任,不良行为会被记录在个人信用报告。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民间借贷利息多少算高利贷的标准,即不得超过合同成立之日起一年内的贷款市场报价
2025-04-24
银行贷款担保人需要签字的问题。在进行银行借款时,担保人需要签署相关文件以体现其赔偿责任及义务。未签署文件的担保人无法建立必要的合同关系,且无权主张任何权益。此外,文章还涉及银行贷款挪用的问题,挪用银行贷款是违法行为,可能导致承担刑事责任。
2025-03-31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复员的军人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如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追究刑事责任等,用人单位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除从事非国家限制性行业外,退役士兵可在创业地申请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或创办小企业的,可申请最高不
2024-07-15
借款人骗取贷款构成犯罪,但无证据证明债权人银行参与骗贷等不法行为,担保人主张免除责任的,应不予支持。民间借贷涉嫌或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当事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并不当然影响到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检察机关因侦查犯罪需要,对部分贷款采取冻结措施,但
2024-05-19
借条见证人没有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并在到期时返还借款和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合同一般需要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
2024-04-10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签订阴阳合同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阴阳合同中有涉及逃税的条款,还要承担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对于差价太大的阴阳合同是不会认定的。签订阴阳合同是违法的行为,主要是为了逃税。
2023-12-12
诈骗价值6000元不满10万元为“数额较大”,应予立案追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如果达到立案标准,可以报警处理。合同诈骗需要按照数额的多少还有具体的情节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并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
2023-08-29
借钱一万不还不会坐牢,因为借款不还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不会承担刑事责任,对于借钱不还的人,应当根据约定或者国家的有关规定支付一定的逾期利息,还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
2023-08-25
如犯罪分子张某伪造某公司的出口供货合同,并以虚假的合同向上海某银行申请了几百万元的贷款后携款潜逃。本项规定的精神是不论行为人以何种方法诈骗贷款都要依贷款诈骗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2-05-11
银行,信用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因失职行为造成贷款损失浪费或利用借款合同进行违法活动的,应追究行政和经济责任。情节严重的,应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022-03-10
一车二押为债务担保,目的是骗取对方借款的,就会构成诈骗罪或者贷款诈骗罪,要追究刑事责任。车辆质押需要以书面方式订立质押合同。因此,在车辆质押业务中,对于借贷机构而言转移车辆的占有是关键。如果要确保车辆质押关系中质押人的权利,在设立质押权时,可以在车辆
2020-07-21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