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存续期间需要与多方民事主体建立债权债务关系,故而公司在获得法人资格后,需要按照公司章程以及其他法律规范的规定,选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权利是由民法总则第61条规定的,具体该如何理解该项规定呢?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
2024-01-08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解散的原因有三大类:一类是一般解散的原因;一类是强制解散的原因;一类是股东请求解散。《公司法》中就公司解散的原因有一定的规定,但要注意只有清算完成后,那么才会导致公司法人资格的终止。
2024-01-06
在破产清算期间是可以另行提起诉讼的。公司清算是终结解散公司的法律关系,消灭公司法人资格的行为。起诉时,没有成立清算组的处于解散状态的公司,由清算主体共同以公司的名义提起;成立清算组的,由清算组以公司的名义提起,由清算组负责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活动
2024-01-05
清算程序时间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公司解散时,为终结现存的财产和其他法律关系,依照法定程序,对公司的财产和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理、处分和分配,了结其债权债务关系,从而消灭公司法人资格。公司除因合并或分立而解散外,其余原因引
2024-01-02
(一)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银监会规定的公司章程;(二)有符合规定条件的发起人;第八条 金融租赁公司的发起人包括在中国境内外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主营业务为制造适合融资租赁交易产品的大型企业,在中国境外注册的融资租
2023-12-30
公司在注销的过程中一般不能变更法人的,公司注销的过程中对公司法人资格的注销,变更法人是没有意义的。第四十一条 公司解散,依法应当清算的,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将清算组成员、清算组负责人名单向公司登记机关备案。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清算
2023-12-27
公司解散是指已经成立的公司,因公司章程或者法定事由出现而停止公司的对外经营活动,并开始公司的清算,处理末了结事务从而使公司法人资格消灭的法律行为。根据公司解散是否属于自愿,公司的解散事由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任意解散事由;另一类是强制解散事由。清盘是一
2023-12-13
原来的公司改制后,其权利与义务应当由变更后的企业承担。另外,公司制企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是原有企业改制的主要形式。公司具有法人性、营利性等特点,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拥有独立的财产权利,独立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设立,全部资本分
2023-11-25
依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是属于法人组织,而法人企业是具备破产资格主体的,可以申请破产。第四条申请(被申请)破产的债务人应当具备法人资格,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合伙组织、农村承包经营户不具备破产主体资格。第五条国有企业向人民法院申请
2023-11-24
公司一旦注销,其法人资格就会终止,这属于公司法人一种主动的行为。与公司吊销不一样,虽然也会产生法人资格终止的效果,但往往是基于对违法公司法人的一种行政处罚,而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
2023-11-23
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分公司属于不具有法人资格,所以分公司注销后,分公司的债务应该由总公司承担。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因为分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注销登记材料应由所属公司做出决定并签署准备出具相关材料。注销登记不收取任何费用。分公司注销登记
2023-11-21
企业集团因为不具有我国《公司法》规定的法人条件,所以企业集团并不具有法人资格。企业集团其实是由母公司、子公司和参股公司组成的,是一个紧紧围绕着大企业的公司集团。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
2023-11-11
公司解散是指已经成立的公司,因公司章程或者法定事由出现而停止公司的对外经营活动,并开始公司的清算,处理未了结事务从而使公司法人资格消灭的法律行为。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一般解散的原因有:。新修订的公司法规定,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在会使股东利益
2023-10-31
公司解散是结束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消灭其法人资知格的一种法律程序。破产是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必须走的法律程序,而解散,只要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且不符合破产的要件,就可以解散。公司解散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为自愿解散,一为强制解散。《公司法》中就公司解散的原
2023-10-30
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公司解散的,当公司解散,就意味着公司法人资格的消亡,而公司法人资格的消亡必将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实则表示员工已被“炒鱿鱼”。这情况下,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是可以获得补偿的。也就是说,公司解散,员工不是一定能获得补偿的,能不
2023-10-18
注销公司依法需按照如下步骤组织清算后,方能办理注销登记,终止公司法人资格。
2023-10-14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