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立案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主动撤销案件。若是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2023-10-12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下列情形为批捕后撤案的条件,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
2023-10-01
经济犯罪是有立案期限的,若超过该期限则不予立案追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
2023-09-03
刑事案件立案了可以撤案,但是必须属于《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
2023-09-02
公安机关尚在侦查阶段,但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案件应当撤销;人民检察院应当不起诉。《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
2023-08-26
诈骗立案后,受害人是不可以撤案的。但司法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撤销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023-08-26
对被不起诉人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即表明不将案件移送法院审判,刑事诉讼在起诉环节终止,犯罪嫌疑人不再处于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状态。免予起诉取消后,人民检察院不再具有实际上的定罪权,不起诉本质上是人民检察院
2023-07-02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而对于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不算,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
2023-06-09
(二)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三)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
2023-05-22
1、有下列情形的,刑事诉讼终止: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等。
2023-03-29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对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裁定,可以上诉。
2022-08-30
(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第
2022-06-08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意味着失去了追究刑事责任的对象,追究其刑事责任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故刑事诉讼活动没必要继续进行下去,因此,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就此终止刑事诉讼。
2022-03-25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2-03-22
1、刑事诉讼法中,超过追诉时效的,一般不需要追责;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如果必须追诉的,则经最高检核准,也可以继续追责。(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2、在一个条文中规定有两个以上不同的量刑幅度的,应按与其
2022-02-25
(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1-12-27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