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规定,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的七天内可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定被认为可以弥补网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然而,该办法在界定意外损坏责任方面存在困难,容易引发争议,消费者可能难以退货。根据一项调查显示,针对
2024-10-28
即消费者与经营者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互相交换意见,协商解决争议。消费者协会是专门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群众性组织。消费者协会在进行调解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两项原则,一是自愿,二是合法。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写信或当面递交
2024-10-27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2条规定的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能之第四项是“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这一规定至少明确了两个问题:一是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进行调查、调解,是消费者协会的重要职责之一;二是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可
2024-10-21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的规定,消费者向人民法院提出消费者权益争议纠纷的诉讼时,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既要提出当事人之间存在民事法律关系的事实:同时还要有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受到损害的事实
2024-10-16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也提醒消费者,购买物品后,一定要保留票据,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消费者向消费者协会提出权益保护或者人民法院提起消费者权益争议纠纷诉讼时,应当提供购买商品
2024-10-15
根据我国目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消费者主要有以下几种维权的途径。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它都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途径。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费者权
2024-10-10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消费者协会是一种民间社会机构,可以作为中立的第三方进行调解,说服双方达成调解协商。
2024-10-08
消费者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调解,要求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争议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调解解决。投诉前要向经营者或生产者反映问题,
2024-09-30
根据我国目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合同法》、《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消费者主要有以下几种维权的途径。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费者权益争议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的。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
2024-09-28
一般侵权行为的责任归属。为了尽快解决消费争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确定索赔对象时,设计了有利于消费者主张权利的机制,具体体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
2024-09-25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委员会调解;这五项解决争议的途径,为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提供了自我保护的方法。诉讼的发生,往往是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甚至消费者的人身和重大财产受到侵害时,以及已尝试各种解决途径不能如愿时
2024-09-22
消费者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专门的社会团体。以上五项消费争议的解决方法中,前二项均可视为投诉,第三项为申诉,第四项为申请,而最后一项则为起诉。除最后二项外,前三项仍然可概称为投诉,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消费争议发生时的重要解决途径。
2024-09-05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必然也应该要求经营者对损害予以赔偿或公平、合理地解决争议。根据《消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的途径主要有五种:。这一规定赋予消费者对求偿主体的选择权,同时也强化和固定了销售者、生产
2024-08-30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以请求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依行政程序解决争议,与其他争议解决途径相比,申诉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
2024-08-26
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活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它都不失为一种
2024-08-05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其具体范围包括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过程与经营者之间产生的争议;经营者在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与消费者产生的争议;农民在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过程中与经营者
2024-07-30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