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仲裁委员会也无权仲裁。否则是违法裁决,人民法院不予执行。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
2020-05-25
如果涉外离婚后对财产分割产生争议的,只要中国法院对此存在管辖权的即可就此提起诉讼。在中国法院受理该案件时,双方的涉外离婚财产分割案件应当适用中国法律的规定,从而也就应当适用中国法律有关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所以,如果中国法院受理涉外离婚案件的,其关于子
2020-05-25
没有登记,属于同居关系,自己分开即可。第一条 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家庭暴力实施者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或致
2020-05-25
(四)同居者在同居期间生育子女,因问题发生纠纷并诉至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按同居关系子女抚养纠纷做出处理;(六)因同居关系所产生的财产纠纷和子女抚养等问题,不能达成一致的,可由人民法院审理并判决;(七)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为解除同居关系,双方以借款等形式确定赔
2020-05-25
双方均无配偶之间的同居。根据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说,双方无须去法院办理解除同居关系,自行解除同居关系即可。但是对于“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020-05-25
男女因同居生活生下子女,女方因费问题提出起诉,如何确定案由?女方因抚养费问题提出起诉,双方争议的是抚育费的给付问题,涉及的是抚养的法律关系,应确定案由为抚育费纠纷;双方对抚养权发生争议的,应确定案由为抚养纠纷;如同居期间一方起诉“离婚”并要求对子女抚养
2020-05-25
根据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对于“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020-05-25
法律不保护同居关系,但保护财产的分割。我国法律不保护未经登记的非法同居关系,但是对于同 居期间涉及的财产纠纷及子女的抚养纠纷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020-05-25
原告黄xx诉被告陈xx变更抚养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08年3月28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审判员李*娟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黄xx诉称:原、被告于2007年7月1日经法院判决离婚,婚生小孩陈*琳由陈xx抚养教育。原告提出变更小孩陈*琳抚养权的理由不
2020-05-25
法官说法:《婚姻法》第37条第二款规定,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2020-05-25
书写自己要求达到的目的,在离婚起诉状中这一部分内容需要包括:请求判决离婚,孩子的抚养、抚养费的承担,对方抚养时探望权的请求,财产的分割,本人生活困难时请求对方给予经济帮助的方式或数额,对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时请求损
2020-05-25
如果实施家庭暴力有证据,上诉改判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对于家暴方面的证据,村委或者居委,派出所等机关或单位出具的证明具有较高有采信度。抚养权二审是否改判呢?人民法院审理子女抚养权纠纷问题,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
2020-05-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小孩抚养权判给女方的,女方未经同意给孩子改名的,男方不同意的,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改名的行为。父或母一方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责令恢复原姓氏。姓名使用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又称姓名决定权,
2020-05-25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将受到刑事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针对不同情况,如虚开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等,所对应的不同刑罚和罚金。同时,对于单位犯罪,单位和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