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税是一种国家税收,旨在保护环境和资源。在我国的税种体系中,环境保护税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税种,其法律地位应与流转税、所得税等税种相同。然而,目前我国尚未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税种,只是在一些现有税种的规定中直接或间接地考虑了环保因素。
在确定环境保护税的法定名称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环境税”:这是一种以环境中的物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它的内容很广泛,可以被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污染物税、环境能源税、环境资源税、环境关税等。而且,每个名称下面还可以再次细分,如污染物税可以细分为噪声税、垃圾税、二氧化碳税、硫税、有毒化学品税等。上文提到的环境资源税,也可以称为生态环境税。
2. “环境污染税”:这是以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税种,任何单位和个人造成环境污染和公害的行为都可以确定为征税客体。这些环境污染行为包括向环境排放废水、废气、废热、固体废物、噪声、放射性物质等行为。环境污染税的计税依据是所排放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这个名称还可以有其他叫法,如环境保护税,但是这个名称从狭义上解释,其课税客体不包括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
3. “环境消费税”:这是以消耗某种环境资源为征税对象的税种,例如美国对消耗臭氧的化学制品征税。目前我国现行的消费税虽然将鞭炮、焰火、汽油、摩托车和小汽车等污染环境的消费品纳入征税范围,并对小汽车按照排气量大小确定不同税率,但未能对含铅和无铅汽油、是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的车辆进行区别对待,从而降低了税收对控制污染行为的作用。因此,我建议引入环境消费税,其征税对象应包括不仅仅是汽油,还应包括天然气、煤、焦炭、重油、臭氧等等。具体范围可以由税法来确定。环境消费税应该在环境资源的生产和消费环节进行征收。
4. “环境资源税”:这是以开发、使用、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作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它的名称可以包括开采税、开发税、采伐税、土壤保护税等。纳税主体是开发、利用土地、森林、草地、水、矿产、地热、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计税依据是根据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开发利用的程度来确定的,对于不可再生、本国稀缺的自然资源可以征收较高的税率。以行为作为征税对象的环境资源税,可以称为生态环境补偿税或生态环境税。
环境资源税也可以设计为以物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名称可以包括化学燃料税、水资源税、矿产资源税、森林资源税和草原资源税等,主要体现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或价值。
农村污水处理工艺的多样化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的客观环境差异较大,污水处理方式不能单一,需因地制宜、系列化。在选择工艺时,需考虑运行费用低、减少污泥量、适当的处理深度排放标准和中水回用等因素。同时,应根据农村所在区域的不同,参照地方标准确定污水排放标准,
环境税的发展历程。从经合组织环境委员会提出的“污染者付费”原则开始,环境税逐渐发展并多样化,包括排污税、碳税等。同时,发达国家推行绿色税收政策,进行绿色税制改革,环境税已成为主要的环境政策手段。此外,还介绍了典型的环境税如大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噪声税
公益诉讼的分类。根据诉讼性质,公益诉讼分为民事和行政两类;根据提起主体,分为公诉和私诉;根据当事人确定方式,有法定、协议和任意公益诉讼;根据保护利益的不同,包括环境、劳动、消费者权益等;根据提起目的,分为实体权益保护和法律道德秩序保护两类。
海洋环境污染责任及处罚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需采取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的措施。若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导致污染损害,第三者也应承担责任并赔偿。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而环境监督管理人员若滥用职权等导致污染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