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未经质证的证据是否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未经质证的证据是否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时间:2025-07-28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9117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证据必须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进行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质证的例外情况

然而,《证据规定》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认可并记录在卷的证据,在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此外,根据第五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时出席陈述证言的,可视为出庭作证。

拒绝质证的后果

在审判实践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超过举证期限提供的、不明确是否属于新的、但对案件处理结果起关键性作用的证据,拒绝发表质证意见。法官为保证裁判公正,会要求该方当事人先发表质证意见,并告知其质证并不意味着其认可该证据为新的证据,但如果该方当事人仍然不同意质证,法官是否因该证据未经对方当事人质证而不予采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不经当庭质证的例外情况

按照原则,证据必须经当庭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然而,在实际审判中,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即不经当庭质证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法官会对该证据进行形式和实质审核,并决定是否将其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拒绝质证的后果

对于一方当事人拒绝对另一方当事人提交的逾期的、不明确是否新的、但对案件处理结果起关键性和实质性作用的证据发表质证意见的情况,法官会将其视为被告放弃质证的权利。这种情况类似于被告既不提交答辩状,又没有提供证据或不参加证据交换,且拒不出庭的情形。这并不影响法官根据《证据规定》第六十四条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实质性的审核和判断。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确认判决的形式及其适用情况

    确认判决的四种形式及其适用情况,包括确认违法、确认合法、确认无效和确认有效判决。文章还阐述了确认判决的法律意义,如作为独立判决形式的必要性、为既存权利提供的特殊保障以及解决法律问题的途径等。

  • 情报活动阶段:问题发现与目标确定

    行政决策活动的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抉择活动阶段和决策过程反馈。情报活动阶段主要确定决策目标和问题;设计活动阶段拟定备选方案并评价其后果;抉择活动阶段选定最佳方案;决策过程反馈则是对整个决策过程进行实践性评价和检验,及时修正决策方向或弥补遗漏。

  • 未经质证的证据是否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未经质证的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地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证据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发表质证意见,法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在实际审判中,也存在不经当庭质证的例外情况,法官会对证据进

  • 教师解聘与教育申诉制度

    教师解聘与教育申诉制度的相关内容。教师解聘规定了教师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被所在学校等机构解聘或给予行政处分的情形。教育申诉制度则为教师等教育主体提供了获得行政救济的途径,促进教育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如申诉处理不当,申诉人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

  • 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合法性讨论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按规定编制审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行政诉讼中的认证规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